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羊城晚报:广州硬推BRT模式有“削足适履”之嫌

2014年04月18日 15:07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距离今年1月初广州市交委临时撤换BRT议题供城建公咨委讨论一事,已过去了整整三个月,就在公众以为BRT议题可能就此搁浅时,“有关部门”一下子拿出了两套方案,提出“广州大道-番禺大道”与“黄埔东路东延线”这两条通道,有望优先入围广州第二批BRT建设计划。

  啧啧,之前讨论第二条BRT要不要建、应建在哪儿,已惹得满城风雨了,如今竟从“第二条”,一下子变成了“第二批”BRT建设计划,看这样子,莫非以后还会有第三批、乃至第四批?有关部门强行推广BRT的意图真是足够明显啊!

  不管怎么说,“广州BRT网络拓展研究分析”已经完成了,下一步或就会提交公咨委讨论了,届时是两条BRT都被批准建设,还是变成“二选一”的打勾游戏,且拭目以待。

  可是,“第二条”也好,“第二批”也罢,关于BRT讨论的大前提,难道不应该先回到“要不要建”这个问题上来吗?公众讨论的是该如何改善广州的交通拥堵问题,建BRT只是其中一个选项而已,备选项还应该有公交专用道、地铁或轻轨,是谁把“公交优先”议题偷换成“BRT模式推广”问题?

  记得今年1月,市长陈建华曾明确表示,要不要再建BRT、在哪里建、按怎样的标准建,都需要讨论,“没有说要大规模的推进”。市长的表态是很开明的,但相关的讨论却始终没有回到“要不要建BRT”这个大前提下来,而是在“选哪儿建第二条BRT”的路上越走越远。

  必须指出,相关部门所谓的“BRT网络拓展研究分析”,一上来就考虑可选择哪些道路建设BRT,是一种削足适履的思维模式。报道称,相关部门从57条高客流路段中选出8条备选通道,认为“这8条备选通道目前都已满足BRT设置条件”。此话明白无误地表明:在考虑BRT推广问题时,有关部门并没有从道路本身出发,讨论改善这条道路的通行速度可采取哪些备选方案;而是从BRT推广的策略出发,看哪条路可改造成BRT——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削足适履又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不比较一下,这8条备选通道是否更满足规划公交专用道的条件?如果在这8条通道上先划公交专用道,或是改变一下路上的红绿灯设置,又或是把所有占道施工的工地都搬开,它们的通行效果会不会有明显改观?在其他方案都没有尝试的情况下,只想着适不适合推广BRT,这样的治理思路,很难说是科学理性。

  众所周知,之所以有那么多反对建设第二条BRT的声音,与BRT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之前审计报告称,中山大道BRT每公里平均造价为8070万元,是公交快速道的87倍,但二者效果相差不大;而维持BRT的运行更需要财政每年至少补贴5600多万元。这样巨额的投入如果复制到“第二批”长达48.8公里的BRT上,财政岂不是要承受更大负担?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