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汶川到芦山 中国NGO在巨灾中成长

2014年04月19日 0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雅安4月19日电 (记者 殷樱)“灾区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保持一颗纯粹的心做事才不会在过程中迷失。”中国社会组织灾害应对平台四川工作站副主任傅强表示,在中国NGO(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专业化”大于“职业化”,从业人员要调整好心态,去除浮躁。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NGO飞速发展的一个契机。从汶川到芦山,6年时间,中国NGO不断成长。芦山地震发生后,来自四面八方的近300家NGO赶往灾区,彰显出巨灾中的NGO力量。

  在芦山地震重建这一年中,中国NGO在不断壮大,但在行业自律和自我监督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傅强坦言,震后,一些社会组织摊大饼,盲目做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中,动机多元化,不免也有心态不纯粹的人。傅强担忧,个别不良风气会影响真正想做事的年轻志愿者。

  “暴露了问题,NGO才有机会去改正,吸取教训。”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办公室主任魏明涛表示,这是中国NGO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一年不少NGO都在灾后重建中不断进步和创新。

  两次大地震让中国NGO思考如何从灾后的“灭火队”转为防灾减灾理念的“培训师”。魏明涛说,芦山地震后,该组织一直在摸索西部地震带农房如何抗震的问题。

  芦山地震一周年前夕,记者重返雅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看到,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南都基金会等三十多家社会组织仍在此设立长期工作站,并不断涌出大量本土草根组织驻扎,公益圈的竞争也逐渐增大。

  “竞争是有必要的,没竞争就没有进步。”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办公室副主任陈济沧说,民众如今多了选择,对捐款人是有利的,也有助于推动公益事业的长期发展。“但有竞争也有合作,不同社会组织各有专长,这一年我们都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相比汶川地震,这一次‘理性的热情’更有效率。”见证过多次地震救援的陈济沧表示,芦山地震下的NGO更加专业、成熟,符合灾区需求。“‘512’是一个积淀过程,而‘4·20’是一个成长过程。”

  “如果说NGO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井喷,芦山地震则无疑是对NGO过去5年成长的集中检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除了NGO自身的努力,近年来,NGO注册门槛的降低、逐渐放宽的政策空间都促进了NGO的成长。

  “民间资源总归是越多越好,最有效的救援恰恰是民众自救。”王振耀坦言,培育更多专业性和组织化程度较高的NGO参与社会管理,不仅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议题,而且符合国家“社会管理方面向社会组织放权”的改革方向。

  傅强也认为,汶川地震是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多以志愿者身份出现,依附政府。而芦山地震之后,社会管理方面逐渐向社会组织放权,政府放下姿态,转变职能,让社会组织感到一种平等关系,这是一种进步。

  “巨灾中的中国NGO在快速成长,发展的路上也有挫折,中国NGO之路任重而道远。”魏明涛表示,理想的NGO状态是更贴近民众,策略更清晰,定位更准确,但目前还存在一定差距。(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