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野红豆变金豆 丹霞红豆姐巧手织美梦

2014年04月19日 09: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山野红豆变金豆丹霞红豆姐巧手织美梦
村里的留守妇女聚集在红豆姐姐家学习编织 李凌 摄
“红豆姐姐”(左)手把手指导村民编织红豆饰品 李凌 摄

  中新网韶关4月19日电 题:山野红豆变金豆 丹霞红豆姐巧手织美梦

  记者 李凌

  暮春时节,广东丹霞山断石村的巧媳妇王均慧在自家客栈的楼顶上,正忙着指点几个村民编织红豆。数年前,王均慧学着用生长于山野的红豆编织饰品销售,将乏人问津的丹霞红豆变成了炙手可热的致富金豆,并指导村里的留守妇女穿针引线、打扣结环,共同织就“致富梦”。

  王均慧是湖南人,在东莞打工时认识了丹霞山“原住民”吴宏斌。有次吴宏斌回老家,特地到山上捡来相思豆,用线串成手链送给王均慧。收到手链的王均慧从此被鲜艳的心形红豆深深吸引。2004年,两人婚后一起回到当时仍贫穷落后的丹霞山村,在景区内摆摊卖土特产。每到红豆成熟的季节,夫妻二人就爬遍各大山头去捡红豆,并到各村寨收购。

  当时红豆是论斤卖,王均慧觉得这样的销售方式埋没的红豆的美,于是晚上便将红豆清洗分类,按照买回来的手工书,试着编织简单的项链、手链、手机挂饰等饰品,“没想到,这些手工饰品比散装红豆好卖,而且利润也高,早些年收购一斤红豆才卖几十元,现在差不多要200多元,这些曾经不起眼的野豆,已变成金豆了。”

  看到自己的作品大受欢迎,王均慧更有干劲,饰品也越做越好,“这串叫三生三世、这串叫伴生缘,这串叫比翼双飞……”王均慧指着展台上的各种饰品如数家珍,她说,红豆又称相思豆,与爱情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饰品时,也尽量加入一些浪漫元素,“编织红豆,不仅是在创收,更是在编织美。”

  从2013年开始,王均慧的“红豆兰庭”饰品成为丹霞山的特色“名片”,先后前往深圳文博会,广东博览会和桂林博览会参展,她也因此被称为红豆姐姐。外出推销让王均慧增长了见识,而媒体的宣传更是让红豆饰品走出了丹霞山,不但有深圳、北京等地的实体店要求合作,不少淘宝店也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供货。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王均慧说,村里有不少女人,因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婆无法外出挣钱,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外打工的男人。为了带动这些留守女人增加收入,王均慧从2011年开始,就在客栈的大厅里弄了个简易的手工场,手把手教大家编织饰品,“她们学会了,可以拿回家去做,我统一回收。”

  刚开始,只有附近村庄的60多名留守妇女跟着王均慧一起编首饰,现在周围仁化县、始兴县的好几个村妇女主任也找上门来,要求带队加入。

  为照顾儿子而留守村中的张娟荣,如今已是红豆编织队有名的快手巧妇,“忙完家务就编编红豆,一个月下来轻轻松松就能挣到一千多元。”张娟荣开心地说。

  在去年的深圳文博会上,王均慧带去的数千件饰品,不到两个小时就销售一空,“不少买家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下个月,我又要去参加文博会,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能接到海外的订单,让红豆饰品真正走出国门。”(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