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地方公务员报考“冷”“热”如何平衡

2014年04月28日 14:11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诚然,不能要求公务员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不考虑个人利益。但是,公务员毕竟不是商人,他们由于掌握着一定的公权力,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且因为他们由纳税人出钱供养,因此就应多讲公利,而不能过于功利,在个人得失上斤斤计较,甚至挖空心思牟取私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5日举行今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该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回应公务员报考遇冷,称受福利地位等因素影响,地方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同比减少了36.09万人。

  千呼万唤的公务员报考热,似乎降了温。这其实是一厢情愿的错觉。表面上看,目前各地公务员招考的报名确认人数256.36万人,同比减少了36.09万人,减幅12.3%,降幅不可谓不小。但是别忘了,今年计划招录10.18万人,同比减少1.54万人,减幅13.2%。换言之,报名人员的降幅低于招录人数的降幅,谈何降温?

  谈及地方公考热降温,李忠认为,从宏观层面看,公务员招考的冷或热实际上受多种因素影响,既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有考录制度公平公正的程度,还有公务员职业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发展前景以及人们对这个职业的预期。此说不无道理,如果福利待遇低了、发展前景没有预期那么好,报名人数自然会下降。

  有人说,芸芸众生,绝大多数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那些本来有志于考公务员的人,一看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反四风之后,公务员的特权被剥离、福利被压缩,便决定不再报考公务员。这话有一些道理。不过,幸亏这些人没有报考公务员,如果他们真考上了公务员,如此精于算计,委实可怕。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能指望他们用好权力吗?

  诚然,不能要求公务员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不考虑个人利益。但是,公务员毕竟不是商人,他们由于掌握着一定的公权力,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且因为他们由纳税人出钱供养,因此就应多讲公利,而不能过于功利,在个人得失上斤斤计较,甚至挖空心思牟取私利。

  可以预料,公务员热终将降温,但现在并无明显迹象。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依然很难(今年毕业生就业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总量非常大,比去年增加28万人),对其中不少人来说,能考上公务员还是挺体面的事。有调查显示:六成受访公务员欲辞还休,“好不容易挤破头进来,谁现在走谁傻”;4成受访女性择偶首选公务员……这足以说明,眼下公务员职业仍然很吃香。

  人社部曾统计过,1992年辞职下海者超过12万人,停薪留职、兼职者超过1000万人,背景是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社会上兴起了创业潮,一些官员勇敢下海,并有所作为。用专家的话说,当时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敢下海的人,就能淘来一桶金,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时代”。由此可判断,如果不当公务员亦可实现人生价值,或更能实现人生价值,公务员热就会降温。

  公务员过冷不正常,过热亦不正常。要保持适度平衡,就需要压缩公务员特别是政务官员的含“金”量,并强化各种监督。公务员只有“以公为本”了,才能回归正常。王石川 央视评论员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