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礼金账号”让功利算计取代情感互动

2014年04月28日 15:28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同学毕业后两年没见,初次联系就是邀请参加婚礼,甚至提供了银行账号,表示“人不到礼要到”。近日,合肥市民孙先生遇到这“难受”的事。五一将至,合肥市民纷纷反映,接连而至的婚礼和“份子钱”,让人吃不消。

  从概念上看,“份子钱”具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思。长期以来,份子钱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是形成了亲朋邻里的互助互惠体系,二是建构了自己人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三是搭建了公共事务平台,促进了社会互动。通过份子钱,人们形成了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然而,在现代社会,份子钱的互惠性、公平性不断被功利化、个性化的算计所代替。伴随着人情之实的抽离和人情内生规范的丧失,人情异化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人情中的仪式越来越少,人情越来越工具化,成为个人算计的对象。从表象上看,人情的名目越来越多,礼金越来越高,周期越来越短;从本质上讲,轻视情感表达和交往行为,注重名利博弈和符号效应。当人情被竭泽而渔之后,剩下的只是名实分离的“空壳子”。

  正如北京大学佟新教授所言,在商品化中人们失去了情感表达的手段,因为所有的手段都是物化的、商品化的。份子钱的厚重与单薄往往意味着对当事人的重视程度如何,情感亲疏怎样。为了“脸面”,人们要么“跟着主流走”,要么“打肿脸充胖子”,以透支型消费来维持人情链条。可是,长此以往,不堪重负的人情链条早晚会出现断裂甚至脱节。

  对于举办酒席的主人来说,酒席的档次如果比别人差,就会觉得没有“面子”;为了收回成本甚至赚一笔,主人就会想方设法地多邀请人参加。对于“凑份子”的客人来讲,“份子钱”如果比别人少,就会觉得“掉价”。“份子钱”似乎陷入了“囚徒困境”,每一个人都难以独善其身。

  同学是一种情感关系,“礼金账号”是一种工具关系,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主动给同学“礼金账号”,既节约了酒席成本,礼金却又分文不少,给人一种借机敛财的嫌疑。更为关键的是,“强扭的瓜不甜”,自愿是人情往来的基本原则,即使老同学无可奈何地送上了礼金,祝福早已变味,没那么真诚了。(杨朝清)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