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不能把板子全打在“一年一遇”上

2014年05月13日 09:43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5月11日,深圳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特区几近瘫痪。而据介绍,深圳大部分排水管道是按照一年一遇标准建设的。于是“一年一遇”成为网络热词,遭到网友吐槽。

  深圳管理方说,他们是按国家标准设计的,言外之意是他们没有任何不妥。那么,难道是国家标准错了?国家的这个标准只是对全国所有城市的指导标准,是最低标准。每个城市情况不同,应该根据本地的常年雨量统计,在不低于这个国标的基础上设计兴建,而不能就低不就高。西部干旱地区,一年下不了几场雨,你给它用粗水管那是浪费。但反过来,深圳这样的多雨城市比照干旱地区用细水管,又怎么说得过去?媒体报道,跟深圳同时遭遇罕见暴雨袭击的邻居香港,却泰然自若,因为人家的干渠系统是200年一遇标准,支渠系统是50年一遇标准。

  不过,城市一淹水就怪排水管细,也未必全对。有专家说,排水管网不是越粗越好。城市扩张让河湖越来越少,用了粗管子水好排,可河道无法承受,周边城镇无法承受。另外,就算这些技术问题都解决了,有的城市连小雨都淹又作何解释?平时下水道被枯枝、工地淤泥阻塞,没人察觉,一下雨就露馅。地上做得再漂亮,管得再好,地下不上心,一场雨什么面子都没了。一场暴雨浇出了深圳的尴尬,也给其他城市敲响警钟。我们的排水系统平日里排查得怎样?河道蓄水区是减少还是增加?恐怕许多管理单位自己都不清楚。前段时间,南京主城区排查出20个积淹点,公布到网上引来众多网友跟帖,一下子补充了几十个淹点。淹不淹水,市民最有发言权。管理不接地气,就发现不了问题。

  反思应对暴雨的短板,城市既需要提高排水系统建设标准,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此。因为好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疏导,它比技术更能避免暴雨对城市和市民的伤害。(金陵晚报评论员 方昊)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