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呼唤社会关注不能成为“比惨”

2014年05月16日 11:05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王聃 (媒体人)

  近日多家媒体和网站转截《安徽定远:没钱看病,男子自断双脚》一文,并配发了数张照片,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13日,自断双脚的刘敦和已经得到社会救助施行手术,费用由捐助款支付。

  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正在扩大,但在一些农村地区,或是因为“新农合未办理”,或是因为大病保障的范围仍然显得狭小,“自断双腿”这样的行为显得令人惋惜而又哀叹。不极端就引不起重视,只有让舆论震撼,才能获得救助。这是此事到目前为止表现出的遗憾。

  舆论传播会呈现出一种注意力下降的趋势。换言之,倘若再无新鲜的关注点,人们将很难关注到下一个类似的个例。而政府救济职能与外界慈善,同样很难再被轻易激发起来。这是一种“眼球苦难”的效应递减,同时也表明,困窘的病患真正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悲情式传播,尽管这可能为他们带来迅速的短期关注。

  在网上,曾经有一篇文章被热传,说是在云南贫困山区的雪天里,当地小学生穿的依旧是破烂的鞋子。老师拍下了他们的鞋子,讲述了辛酸故事,一帖感动千万人,无数的鞋子和衣物从全国各地寄往这个山村小学。但作者却指出,如果有人再贴一组关于鞋子的照片,未必能够引起同样的轰动。“除非你再找到一个更好的角度,讲述一个更动人的故事”。

  社会的痛感或会被轻易感知,但究竟该以什么样的名义去救助“自断双腿”者?如果有可能,我们希望他提前就被“发现”,并以制度的眷顾免于自残。如果一切实在无法避免,我们也希望所有“挥刀自向”者,都可以被公共管理者与爱心人士平等发现并救济。因此“自断双腿”新闻后,别只留唏嘘,还请切实关注与重建社会救济体系。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