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单独二孩政策如果落地 两三年后将现生育高峰

2014年05月30日 13:13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一旦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山东未来一段时期内每年将多增出生人口20多万,而现在我省每年出生人口在110万左右。“从政策正式落地到形成生育高峰,大概需要两三年时间。”济南市卫生局妇幼保健处处长马素祥表示。想生二孩的人究竟占多大比例?生或不生的原因又有哪些?生育高峰何时出现?为此,本报官方网站发起“你打算生二孩吗?”在线调查。  

  受访者

  工作和收入 决定二宝出生率

  近日,本报在官方网站发起“你打算生二孩吗?”的调查,参与人数310人。结果显示,86%的参与者愿意生二孩,9%表示没想好,只有5%的网民明确表示不愿生。至于选择何时生二孩,五成表示只要政策一出,马上就会备孕,甚至有23%的市民表示已在孕育过程中。

  其中,有网友留言:“强烈建议对35岁以上大龄独生子女,也就是我国响应国家号召的最早一批独生子女的政策适当放宽,可以在政策出台期内怀孕,原因是等不起啊,年龄不饶人。”

  在愿意生二孩的市民中,生二孩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给孩子找个伴,独生子女不利于成长”的原因占据了66%,其次分别为“喜欢孩子多”、“养儿防老”,分别占到总数的17%和11%。而在不愿生二孩的市民中,首要原因则是“年龄大了,身体条件不允许”,占35%,其次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分别为27%和25%,另外还有13%的人考虑其他原因。

  对于未婚单身青年来言,如果自己不是独生子女,为了生两个孩子,另一方必须是独生子女才符合政策。65%参与调查的网友表示不十分在意,而13%的网友则明确表示会以此为标准。

  由于工作性质和家庭经济收入是不少家庭决定是否生二孩的重要因素,本报也对此进行了调查。在参与调查的网友职业范围中,39%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6%为“企业职员”,8%为“农民”,17%为其他。在家庭月收入方面,五成参与者家庭月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5000元以下”、“10000-20000元”分别占28%和15%,其他家庭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

  热盼派

  别把高龄孕妇 拖成高危孕妇

  王月今年35岁,“刚好够大龄产妇的标准。”王月开玩笑道。王月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她打算再要个孩子,“我是独生女,虽说家里人都宠着,但很羡慕别人有兄弟姐妹可以一起玩,听朋友讲她和妹妹小时候打架我都觉得好玩。”

  对于“单独二孩”政策,王月充满了期待:“希望手续别太繁琐,政策亲民些,尽量简化办证手续,不要再把高龄孕妇拖成高危孕妇了。既然要放开政策,何不人性化些,多为这些“70后”的第一批独生子女想想,毕竟这么高龄要个孩子很不易了。”

  “我前段时间在网上也看到“单独二孩”政策要放开的消息,确实有过两年再要个孩子的想法。不说别的,现在不少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承担着整个家庭的全部精神寄托,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全家人都承受不了。”在省城一家银行上班的张佳佳今年32岁,女儿今年刚满5周岁。

  “我老公就是独生子,公公住院时,我与老公挺忙的,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我们两口子一个值白班的,一个值夜班的,那阵子忙得晕头转向,也没人搭把手。如果有兄弟姐妹就可以轮流值班了。”因此,张佳佳表示,无论男孩女孩,只要两个孩子做个伴最好,将来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

  拒绝派

  甩你一个“待岗” 看谁还敢生

  “我儿子现在3岁,不过,我和老公已经商量过了,不打算再要第二个孩子了。”28岁的济宁市民李梦(化名)说,顾虑主要是工作晋升问题。“我是公务员,升职比较缓慢,如果再要个孩子,很担心领导和同事的看法,有人会认为我将减少工作上的精力投入。”

  同样不准备要第二个孩子的还有在省城一家证券公司总部上班的赵琳(化名):“我们公司刚进行了一轮竞岗,半年前工作上还一切顺利的一个同事,正在休产假,这两天被通知竞岗失败了,处于待岗状态。我们部门其他女同事私下都说不敢生二孩了。”

  虽说小两口不打算生,也有不少夫妻很为如何说服家里的老人犯难。“老人都觉得孩子越多越好越热闹,以后也有保障。他们都对‘单独二孩’政策非常兴奋,说放开了就让我们马上再生一个,我们正在跟他们商量。”赵琳说。

  也有夫妻俩意见不一致的。30岁的李琦表示,女儿今年4岁,老公说政策放开后,一定要再生个孩子,李琦自己却非常不乐意:“虽然我们家目前经济收入还算不错,但是我老公的工作不稳定,万一以后失业了怎么养孩子?父母年龄都大了不能帮忙照看,要花钱请人照顾孩子,我们生活水准下降也太多了。”(本报见习记者 陈晓丽)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