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东城三百七十名党员干部社区挂职

2014年06月03日 09:5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平房大杂院,居委会总共就两间小房儿,办公都不够地儿,哪来的居民活动空间?”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南岗子社区的老居民苗秀洁提起意见可不客气。旁边,来社区挂职的年轻干部张会一字不漏地记,“您的意见我们一定向街道反映。”

  今年,东城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请来基层优秀党员,给区委区政府理论中心组讲‘服务群众’;请来一线劳模,在时传祥纪念馆里给区委区政府领导上党课;抽调370余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挂职半年,到百姓身边搜集问题。”东城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把群众的心声当成党员的‘镜子’,正衣冠、找差距,锤炼党性、服务百姓。”

  东城区拓宽听取意见的渠道,区委、区政府听取老同志、分管部门、基层部门和单位、驻区单位企业、“两代表一委员”和社区群众的意见;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听取特定群体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如窗口部门要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执法部门要听取执法对象的意见,做到听取意见“点”、“线”、“面”兼顾。

  听百姓心声,必须进百姓的家门。东城区从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370多名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历时半年。

  东城区审计局的张会,就成了体育馆路街道南岗子社区的居委会干部,“第一次进居民家,真挺紧张。”

  “咱这儿老人多,我们平时想打牌、唱歌,连个地方也没有,天热了在树底下还凑合,天凉了总不能老让我们跟路边挨冻吧。”居民杨翠兰有话直说。

  南岗子社区的用房的确紧张,两间小平房,总共10来平方米,挤了十来个工位,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居民办事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居民的意见和社区的现状,张会一一记了下来。

  从今年3月至5月,东城区通过年轻干部进社区、社区干部入户、街道干部蹲点等形式,收集到群众的意见建议,已达3394条。

  意见征集上来了,然后怎么办?东城区提出了以时传祥精神为镜“正衣冠”,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为百姓谋福利。

  体育馆路街道继续深入调查,发现不仅仅是南岗子社区,其他多个社区也都遇到了类似问题。同时,街道干部们也发现在南岗子、西利、西唐、葱店、东厅等五个社区的“中间地带”有一栋三层小楼,之前的单位搬走了,空了出来没人用。

  “既然单个社区没条件单独新建,不如合在一起,建一处更大的居民服务中心,统筹使用、提高利用率,还能满足居民更多需求。”该街道工委书记毕博闻说。经过与房屋专管单位协商,街道终于取得了这座楼的使用权。

  于是,东城区第一家“一站多居”服务中心诞生了。“一站多居,就是多个居委会联合办公,公共空间共享共用,”毕博闻说,“实现办公空间最小化、居民活动空间最大化、使用效率最优化。”服务中心三层楼共3800余平方米,60余个房间,5个社区均在此办公,还增设了统一的服务大厅、等候区、办公区,建立了音乐室、舞蹈室、书画室、棋牌室等。

  “没想到,咱们这老平房院居民,也能有这么大的礼堂了。”居民杨学慧说。她口中的礼堂,就是服务中心的多功能厅,300平方米的面积,坐200人没问题,舞台、投影、灯光、音响,所有设施一应俱全。

  “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居民对服务中心进行打分评判,如果群众不满意,我们继续改。毕竟,效果好不好还得群众说了算。”毕博闻告诉记者。

  正衣冠、找差距,“镜子”在哪里?远的,在纸堆里、条文中;近的,就在基层、在身边。东城区把百姓的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在百姓身边为百姓办事,找到了改进工作作风的镜子。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徐光晔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