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为“舌尖上”的安全安上安全闸

2014年06月19日 11:15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我省201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日前启动,全省肉菜流通追溯体系项目(一期)工程也于近日完工。包括海口在内的5市县实现肉菜流通追溯。市民只要到纳入追溯体系的超市、菜市场买菜,通过电子追溯秤打印的条形码就可以查看食品的“身份”,包括菜品是否打农药、产地来自哪里等。

  “舌尖上”的安全漏洞在哪里

  郑彤:“舌尖上”的安全建设是个多维体系,需要从田间地头到市场流通、终端消费的多维视野与多维保障,因为其间的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疏忽,便可能引发问题。这些年来发生的山东青岛毒韭菜事件、广东东莞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浙江金华“敌敌畏”火腿事件,便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而分析其原因,除了经济诱惑作祟导致三聚氰胺、瘦肉精一度猖狂外,还有不少的问题是源于安全意识的不足以及科技手段的空档,譬如一些农户对一些新农药、新化肥,连使用量次、使用时节都没搞明白就胡喷海施;一些厨师未把四季豆等蔬菜蒸熟炒透;一些消费者自小就被灌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落后谚语……在这种多环节的稀里糊涂中,“舌尖上”的安全漏洞自然层出不穷、难以防范。

  董纯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舌尖上”的安全也越发引人关注。从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面对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公民表现出焦虑、恐慌情绪,这种情绪的传染反过来又加重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缺失。

  毫无疑问,“舌尖上”的安全最大的漏洞在源头。作为普通市民,根本无从通过肉眼经验判定猪肉是否注水、蔬菜是否有残留农药、饮料是否有添加剂。如果源头不能自律、不能严格把关,不合格的食品必将大行其道。另一漏洞则是监管体系。作为专业的队伍,如果监管不力,也就意味着“最后一道防线失守”。

  饶思锐:常言病从口入,可见“舌尖上”的安全多么重要。但是“舌尖上”的食物要经过农业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等多个环节,随便哪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致使消费者遭殃。

  相较而言,食品安全问题更容易出现在酒店、食堂等公共消费领域,而家庭则很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其主要原因便在于一些酒店、食堂的相关责任人缺乏责任心,甚至恶意销售过期变质等问题食品,加之监督监管机制不够完善,问题时发便在所难免。笔者认为,不解决“人的问题”,“舌尖上”的安全便无法得到保障。

  “舌尖上”的安全长城咋构建

  董纯进:确保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追朔体系。从技术条件来说,采取这个措施并不难,关键是看职能部门能否下决心推动。追朔体系的建立,对产品源头供应者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一种保护。约束其要有责任感、法律意识,实现规范经营,提供合格的产品。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对合法生产经营者的一种保护和激励,因为严把质量关,方能最终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

  另一个环节是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要严把准入关,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拒之门外。只有让违规者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遏制违规者的利益冲动。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提高履职能力,做到守土有责。

  郑彤:建设“舌尖上”的安全长城,容不得一砖一瓦的“缝隙”,我省从监管责任、强化监管、标准化生产、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细化农产品监管,建立食品追溯体系,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无疑从体制保障上抓住了防堵“安全缝隙”的牛鼻子。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制度的威力关键在于执行。要把这些为公众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的规定落到实处,不仅需要职能部门走出“重查处、轻预防”的误区,多在“未亡羊也补牢”的食品安全宣传、科技手段推广、日常防范到位等方面下功夫,还需要生产、流通、消费“三驾马车”自查自纠,常护“马匹”康健、常保“车辕”坚实,使食品安全要求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

  饶思锐:“舌尖上”的安全因为流程较长,涉及的部门自然较多。但是“九龙治水”齐抓共管的局面看似严密无缝,实则很容易出现衔接漏洞。因此,从顶层设计上解决好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监管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除了加强全程监管;还强调社会共治,群策群力;同时,还要建立起可以快速找到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主体的可追溯体系。

  “舌尖上”的安全常态如何保

  饶思锐: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常态化,就要将相关保障措施制度化、法律化,建立起相应的可追溯体系和惩罚机制;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防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严把检验检疫关,才能防患于未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使监管不松懈,还要将官员的“乌纱帽”绑在食品安全的“担子”上,引起领导干部的充分重视。只有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防死守、片刻不松,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的“长治久安”。

  董纯进:在文明法治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应有之义、必须之责,这对倡导诚信守法经营、营造诚信和谐社会颇为重要。如果企业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面对市场、消费者,相信不合格、不安全的食品将会大大减少。

  再严密的监管制度,也贵在人的落实,否则就是一纸空文。从监管部门来说,对市场的监管要保持常态化的“高压”态势,就不能仅仅在“安全周”、“质量月”大张旗鼓,把检查活动搞得很有声势,过后却偃旗息鼓、鸣锣收兵。而且,食品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提高“舌尖上”的安全,每个消费者都要有权利和义务发挥监督作用。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道严密的安全防护网。

  郑彤: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没有局外人,没有“独体字”。要实现从宏观把握到细节入手的常态化保障,不仅需要职能部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安全”,还需要社会各界拿出“零容忍”保卫“舌尖上”的安全的合力,先种好自家的“责任田”,查摆整治自家的问题、再共同清查“交接”环节,堵上细节上缝隙,以防积小过为大失,演绎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对手戏,而非对台戏;营造周周都是食品安全周、日日都是食品安全日的氛围。

  其间,不仅政府之手要有形,市场之手也须在“化倒逼为主动”中有形起来,具体为一个个的行动。(饶思锐 郑彤 董纯进)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