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让德国告诉日本如何面对历史

2014年07月09日 13:4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在中国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之际,中国同时迎来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第7次访华,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和张德江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分别同她会见会谈。当前,中德关系“动力十足”,此次访问进一步增进了双方政治互信,有助于深化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将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透过默克尔总理访华,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德关系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而透过习近平主席的纪念讲话,看到的却是日本政府在破坏中日关系的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两起本无太多交集的政务活动,但因为德国、日本同为二战法西斯国家,因此给了人们在同一时空下比较两国的机会。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底刚刚访问过德国,默克尔此次访问是其2005年担任德国总理以来第7次访华,两国领导人在众多国际场合还举行过多次双边会晤,频繁的高层互动印证了两国互信之深和合作基础之牢,中德关系发展也由此进入了“快车道”和“提速期”。而反观日本,自安倍晋三上台以来,其在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不断触碰中国外交和安全底线,严重破坏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安倍不仅自己关闭了同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大门,而且被中国外交部列为“中国人民不欢迎的人”。

  德国和日本的原罪相差无几,为什么如今的境遇却大相径庭?英国广播公司(BBC)调查显示,德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国家;美国《彭博市场》杂志调查显示,默克尔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领导人。与此截然相反,安倍却被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为目前亚洲“最危险的人物”。两者相较,高下立判。虽然导致如此结果的原因有许多,但有一点不得不提且非常重要,那就是对待二战历史和战后国际秩序的不同态度。与日本的错误史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不仅正视自己不光彩的历史,而且进行了持续而深刻的反省,这样的历史观让德国在战后逐步缓和、改善了同战时交恶国家的关系,并同这些国家一起努力创建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欧洲,赢得了二战受害国和国家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而德国也因为反省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并从中获得发展机遇,进而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成为有影响、有担当的国家。

  从战后阿登纳总理公开谴责纳粹罪行,到1970年勃兰特总理在华沙“惊世一跪”;从1990年德国政府发布官方道歉文告,到默克尔总理强调“德国人有责任继续与任何形式的极右和反犹主义作斗争”……一代代德国领导人为纳粹罪行诚心道歉,不仅实现了以法德和解为代表的欧洲和解,也让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承担起重要角色。这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然而,同样发动了侵略战争的日本却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不仅没有认真面对二战历史,尽力去抚平侵略战争给亚洲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种种创伤,反而竭力掩盖历史事实,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罪行。慰安妇自愿论、大屠杀质疑论、侵略偶然论、战争正义论、日军文明论……日本右翼的种种丑恶言行时不时就会出现。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不但继续伤害着亚洲受害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日本与邻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对于侵略历史,德国坚持反思,日本极力掩盖,结果是前者赢得世界尊重、后者成为世界隐患。孰是孰非,对比已经极为鲜明。德国为日本立了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日本难道不应从德国的做法中得到某些启示吗?只要日本能够像德国一样正确面对历史,同样可以实现与二战受害国的和解,同样可以成为地区和平的积极力量。但是,再次让人愤怒的是,安倍今年5月在接受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已经明确表示日本不会就东亚历史问题效仿德国向邻国道歉。这个极度右倾化国家还没有从罪恶历史中“清醒过来”,并且拒绝接受历史的“清醒剂”;它还在继续开历史倒车,这种危险动向已经引起曾经被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过的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警觉。

  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经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安倍政权应该向德国学习,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这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但愿日本还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丁建庭)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