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环卫工找到走失教授获奖五万后 赶回小区清理垃圾

2014年07月16日 10:2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天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李希慧教授的妻子(右一)与环卫工人姚文菊握手致谢。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找到走失教授的环卫工夫妇真诚地说;但北师大法学院坚持兑现奖励5万元的承诺,保障好心人的利益

  那108个小时,李祖芳用了三个词来形容:“云开月朗、雨过天晴、恍如隔世。”说完,泪如雨下。她的丈夫——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李希慧,终于找到了!

  7月9日傍晚,李希慧在小西天附近走失,学校和家人通过各种途径焦急寻人。14日清晨6时许,在东城区环卫工人刘小军、姚文菊夫妇的帮助下,李希慧在崇文门东大街附近小区被找到。

  昨日,北师大法学院兑现承诺,向刘小军、姚文菊颁发奖金,并向他们所在的单位赠送锦旗。

  全城寻人:

  微信转发不计其数

  昨天,校方提供的通报材料中,好几页满满的全是人名,足有几百人,他们都参与了寻找李希慧教授的行动。北师大法学院院长赵秉志说,还有大量无名热心人为寻找李教授尽心尽力。他深鞠一躬,向所有人表示感谢。

  7月9日傍晚,李希慧与家人一起骑车到新华百货购物,返回途中在小西天附近走失。

  此后的4天5夜,为了找到李希慧,学校和他的家人组成了一支近200人的寻人队伍,进行了1100余人次的搜寻,发出两万多份寻人启事。期间,还不断有外地校友自发赶到北京加入搜寻队伍。

  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有人提到他身上没带钱,如果在哪里吃了东西没给钱,人家报警就有线索了。甚至还有人想到,李希慧是院里著名的男高音,在寻找时播放一首他平时爱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赵秉志回忆,7月13日凌晨,他们得到一条来自北京教学植物园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虽已是深夜,但北京教学植物园的有关负责人二话不说,立刻查阅监控录像,确认李教授确实曾于7月11日16时许出现在附近。当天,12个搜寻小组近200人分12块区域对北京教学植物园、方庄、崇文门、龙潭公园、天坛公园等地区进行地毯式搜寻,张贴、发放寻人启事。也正是这次张贴出去的寻人启事,成了最后找到李教授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寻找李教授的行动,形成了线上线下的立体氛围。赵秉志感慨,媒体、网络在这次寻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微信朋友圈里的转发不计其数,就连赵秉志到外地出差,对方见面后的第一句话都是:“我知道你们的教授走失了,现在怎么样了?”

  “谢谢大家!”赵秉志深鞠一躬。

  两度相遇:

  看寻人启事对上号

  昨天,穿着橙色环卫工人服装的刘小军、姚文菊刚一走进会议室,会议室里立即掌声雷动。个头儿不高、肤色黝黑的两人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不停向大家微微鞠躬致意,显得非常拘谨。李希慧的妻子李祖芳哽咽着一把抱住姚文菊,不停地说着“谢谢”。

  这是一对非常纯朴的夫妻,回忆起发现李希慧的全过程,他们一再表示:“这是件小事,没什么。”

  其实,刘小军最早发现李希慧是在上周六也就是12日晚上,他和往常一样,正打算去喂流浪猫,突然看到一个人穿着脏兮兮的T恤、短裤,直挺挺地仰躺在花坛的水泥沿上。问他为什么躺在这里,对方没说话。刘小军以为是乘凉的人,也没太在意。

  14日清晨5时许,刘小军两口子早早起床干活。眼尖的姚文菊发现了广告牌上的寻人启事,“你看和花坛那个人像不像?”两人对了对照片和人,上前问道:“你是叫李希慧吗?”此时已经非常虚弱的李教授有些答非所问:“上面都写着呢。”

  姚文菊立即拨通了启事上的联系电话,电话那端的家人仅通过声音还不大确定,觉得李教授“嗓子有点儿哑”。“没事,我给他买水。”很快,姚文菊小跑着买了一瓶饮料回来。简单交流后,家人惊喜万分:找到了!

  从北师大到崇文门,学校的车15分钟就飞驰到现场。来接人的崔保红老师一看到李希慧,眼泪差点儿掉下来:人瘦得脱了相。虽然已经不认人了,但李希慧明白这是来接他的人,站起来握了握手,人就瘫坐在地。

  刘小军帮着他们将李老师抬上车,直接送往二炮总医院紧急治疗。又跟着跑前跑后地忙活到9点多才回来,继续干他的活。

  颁奖之后:

  赶回小区清理垃圾

  7月10日,学校在得知李希慧走失后,第一时间成立了寻找走失的李希慧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迅速确定了给予重奖原则,承诺谁找到李希慧,奖励5万元人民币。赵秉志回忆说,当时为找人大家都急坏了,定下重奖原则时,还不知道奖金从哪儿出。但他和院里几位领导商量:哪怕最后咱们几个凑,也要把钱凑出来!后来,学院的教学科研实践合作单位——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慷慨解囊,向此次行动捐助了10万元。

  但实际上,刘小军夫妇看到的那个版本的启事上,并没有提到找人有奖的事。“当时就是希望你们赶紧把他接回家,就安全了。”姚文菊一说话脸就有些红。

  昨天,北师大法学院向刘小军、姚文菊夫妇颁发承诺的5万元奖金。而且,为了保障好心人的最大利益,这5万元奖金是税后金额。

  “我们不要钱,这是应该做的。钱留着给李老师看病吧。”刘小军两口子连连摆手,真诚地说道,甚至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我们承诺过,就会做到。李老师的治疗费我们会另想办法。”赵秉志告诉夫妻俩,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捐助的10万元,除了用于奖励刘小军夫妇,剩下的部分将作为支持李希慧教授康复治疗的资金。

  刘小军小声说:“我没文化,也不会说。我们只不过是做了一点点小事……”两人的质朴、善良,引来又一次热烈掌声。

  来自四川广安的两口子到北京将近15年了。从2003年开始,他们就在花市东大街负责8号楼、6号楼的卫生。刘小军负责楼内,姚文菊负责清洁楼前楼后,每月工资不过一两千元。因为没有房子,他们至今还住在楼里一层一间以前是垃圾道的房间里。

  两口子的勤劳善良,小区居民有目共睹。小区流浪猫他们喂了8年;哪位老人买菜提不动了,叫声小刘,就立刻出来帮忙给提进去;捡钱包、捡钥匙这种事更是时有发生。一次,楼里的一位大妈不小心把新配的假牙给扔了,找到他们打听垃圾站在哪儿。“我给你找。”忙活了几个小时,两口子愣是从一堆堆脏乱的垃圾袋中找到了老人的假牙。

  昨天颁奖后,两口子惦记着楼里二三十个垃圾袋还没清,着急赶回小区干活。一直忙到傍晚六七点钟,还没顾上吃饭。晚上,好久没在家的儿子回来了,姚文菊熬了点儿绿豆粥,简单炒了个菜,一家人吃了顿团圆饭。

  教授现况:

  极度虚弱继续治疗

  李希慧教授今年57岁,是北师大刑科院中国刑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我国刑法学界的知名学者。他于2006年由武汉大学调入北师大刑科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并曾挂职兼任原崇文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副厅长。

  李希慧教授长期患有高血压,近一两年来,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健忘症状(疑似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找医生看过,也没确诊,他本人则一直坚持工作。

  赵秉志介绍,知悉李教授的身体状况后,学校主动减免了他的工作量。近一年,大家发现他越来越不爱与人主动交流,有时同事招呼他去打球,他也会参与,但从不主动和人说什么。在家里常常找东西,问他找什么,也不回答。

  赵秉志特别强调,李教授的病情不能跟他的教授职称混为一谈。当年李希慧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如果没有卓越的学术成就,是不可能的。

  目前,李希慧仍在二炮总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家人表示,他没有生命危险,但由于多日未进食,身体非常虚弱,需要休养。一位探视过他的学生表示,李教授目前已能认些人了,但人非常消瘦,精神也不是很好,容易紧张。

  赵秉志表示,校方正积极筹集资金,帮助李希慧教授接受进一步治疗。记者 金可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