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探索的士日夜不同价是承认现实之举

2014年07月22日 15:1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广州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及缓解“打的难”问题的意见,提出将探索试行的士日间和夜间有区别的运价标准。

  目前,广州市乘客通过电召乘车的次数仅占总乘车次数的1.43%,“电召难”问题与“打的难”问题突出。实际上,从20多年的电召实践来看,电话召车几乎走到其时代终结。因为电话召车操作之繁复,供求距离之远,成功率之低,逃单率之高,导致这个模式必然没落。连许多司机都认为电召操作比手机操作更麻烦、更不安全也更不可靠。

  广州出租车的电召成功率低、日夜供求量差异大、出租车数量不足,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类问题:供给与需求信息错位。因此,的士行业本质来说就是一个“信息行业”,是一个全盘依赖市场机制下努力实现充分供给匹配的行业。的士目前遭遇的周转率低,往往也是由无法及时获得需求信息导致的。两大打车软件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这一错位,让出租车的空驶率大大减低。试想,如果不是靠这样的解决之道,仅仅一味增加车辆、增加道路,永远都解决不了的士存在的真实问题。

  的士行业作为最应该市场化的领域,还表明的士司机有可能也有必要对不同的需求实行“价格差异化”。这种激励机制去年曾在两大手机打车软件上实现。试想,一个急着要去机场或者医院的人士,他如果能花多10元就抢到车,这种“特权溢价”其实也是双赢的。如今,政府提出探索试行日夜不同价,实际上也是隐喻了这种市场逻辑。高峰期出租车价更高,低谷期恢复低价格,能让司机更有动力去拉客而不是躲着不愿意进城添堵,也让更有需求的群体优先获得资源。

  当然,倡导社会公平的专家也会质疑:政府不努力做大蛋糕,反而要在现有资源上切给更付得起钱的群体,这并非社会长远之福。因此,政府首先有必要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当前的的士市场进行摸底,摆脱利益集团和官僚主义的影响,以真实呈现广州当前的士运营效率、供求数据和市民意愿。同时,更核心的在于,政府应坚守为市场经济服务的理念,接受技术创新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不要为了表面的“有序”,压制了社会创新的活力,也让需求总是无法高效满足。(耀 琪)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