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财税专家:取消贵宾室或成为一种趋势

2014年07月22日 17:0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日前,有媒体称,全国各大机场、火车站将取消企业贵宾室,其中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已要求分公司陆续关闭机场贵宾室。

  撤销贵宾室的缘由,坊间传闻各有不同:有的说是为削减费用、节约成本,有的则称惩治腐败、厉行节约……

  状况

  运营商撤出 贵宾室运营无碍

  首都机场T3航站楼4层,通往“贵宾室”的电梯隐匿在大厅中央的咨询台背后,若不了解,很难找到。

  “贵宾室”这一名称并不准确,“贵宾室”的真名叫做“商务要客(CIP)休息室”。电梯旁,贴满银行卡的标牌列出了“商务要客”的准入门槛,均是各大银行及商业机构的贵宾客户,约有近百种。与其他载客电梯不同,贵宾电梯要由服务员刷卡才能开启。

  电梯直达航站楼1层,这是独立于航站楼的区域,装修风格也更为精致、典雅。登记相关信息后,服务人员会把乘客带入“商务要客休息室”内。

  根据客户拥有的贵宾资格,“休息室”的规格亦有不同。贴有“中国联通客户俱乐部VIP会员专属”标识的一间“休息室”,共有30个座位,半圆形的沙发算不上舒适,下午4点,休息室已坐了十四五人,时不时就有人进出,再加上不断响起的手机铃声、电视机中循环播放的新闻,说是“休息室”,却显得颇热闹。

  “中国联通”并不是这间休息室的唯一拥有者,服务人员表示,休息室由中国联通冠名,供多家企业共同使用,即便中国联通撤出,休息室也不会关闭:“目前还没听说有相关的消息。”

  除了供乘客休息和提供免费饮料、航班的最新信息,贵宾室还能为乘客代办登机、托运手续,这也许是最能体现“贵”之处。不过当贵宾也有时限——三个小时——待够时间还想当“贵宾”,就得交钱。

  虽然工作人员对“撤销”一事三缄其口,但三大运营商撤离贵宾室的消息,已在行业内部传开,在某运营商工作的路关霖(化名)表示,其所在企业已确定将撤销全国各地的贵宾室,“一大批工作人员都已经回来了,只留了一小部分人在维持运营。”

  在路关霖看来,撤销贵宾室只是企业的经营策略,“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很多业务都要改,比如话费换手机也得改。”

  “企业贵宾室肯定有些内部接待的作用,但各地分公司的规定也不一样,比如北京这边要有正式公文才接待,上海有个工卡就能进。”即便如此,路关霖仍觉得关停无关“反腐”:“应该只是运营商撤出了,因为其他行业还没有营改增。再说了,这只是企业自建的贵宾室,还有其他贵宾室呢。”

  贵宾分成“三六九” 休息室种类多

  实际上,即将撤出的电信运营商贵宾室只是机场贵宾室的一小部分。相比之下,航空公司拥有的贵宾室,无论占地面积,还是内部设施,都显得更有档次。

  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内,航空公司的贵宾休息室数量最多,通过安检后,长长的步行梯两侧,数家航空公司的贵宾室依次排列,且按客户资格分档。以南航为例,仅在这个区域内就有服务于南航会员的明珠休息室、头等舱专属休息室和VIP休息室。后者主要服务于天合联盟超级精英会员中购买头等舱、公务舱客票的乘客,以及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VIP乘客。

  占地700多平方米的明珠休息室,是南航贵宾厅中最大的一间,棕黑色的皮质沙发两两相对,小巧的白色茶几放置其间,每个座位前都有可以上网的触摸屏。沿墙摆设了一排小吧台,饮料零食可以自取。下午1时许,这间可容纳150人以上候机的休息室内,上座率超过90%。

  再往候机区深处走,21号登机口对面是第四间南航贵宾休息室。一长排的磨砂玻璃,加之门口两侧摆放工艺品的高大木柜,将内里乾坤遮挡得严严实实。这里的“人气”也不低,在约半小时的时间内,有六七位乘客登记进入。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这里候机的头等舱、公务舱乘客,以及持南航明珠金卡、银卡的乘客,都可以使用红色通道优先登机。持龙腾卡等其他合约卡种的,可以进入休息室,但要扣除相应的点数,且登机时不能走红色通道,要出来去登机口走普通通道。至于关闭贵宾厅的传闻,工作人员表示暂未接到任何通知。

  32号登机口旁边,是一间冠名为“平安银行”的贵宾厅,但玻璃门两侧悬挂的合作商户显示,持工行、光大、兴业、广发等多家银行相应卡种的乘客均可入内。详细的卡片样式被依次粘贴在木柜上,从上到下,五张一排,共计20排100张。这间休息室的面积小得多,墙角放置着饮水机、小点心等,白色沙发粗略算来只有三四十张,已经几乎坐满。

  这里也是中国联通的“客户俱乐部”,工作人员表示,到9月底,客户就不能再用联通的卡进入了:“具体的您等通知吧,以后您可以用别的卡进,银行还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车站候车厅 花钱就能当“贵宾”

  不仅机场拥有贵宾室,火车站内同样拥有VIP专属的领域。

  在北京南站,这一专属领域被冠名“济宁厅”。玄关处的一幅孔子肖像,表明了这间贵宾室的特殊冠名——像这样的贵宾室在北侧的对称位置还有一个。设立之初,它们主要供持有贵宾卡和公务卡的会员使用,而现在,它们已经和对面的“商务座候车室”合并;仍然标注在候车大厅中央示意图上的“京沪商务座贵宾室”,则被商铺取代。

  米色调的沙发,咖色的茶几,免费的饮料、茶点和当日报纸……这里与机场贵宾室别无二致。上午十点半左右,可容纳80人左右的“济宁厅”里坐着四桌候车乘客,迥异于门外的熙熙攘攘——此时的候车大厅座无虚席,过道边也有乘客临时坐在行李上休息,周围的快餐店和咖啡厅里也有不少带着行李的乘客。

  上午11点多,一位从贵宾室里出来检票的乘客表示,自己是因为出差购买了商务座车票,得以进入贵宾室休息,“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安静点儿。跟机场不能比啊,机场有优先通道。当然,这边儿也都近。”

  而在北京西站,贵宾候车厅被中国银行冠名,专为高铁乘客使用,除了提供免费小食、免费无线网、轮椅服务,还能提前检票。

  想要进入贵宾室,方法也有很多,一是乘客本人所持车票是高铁商务座,可以免费使用;二是非商务座的高铁乘客但持有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卡等贵宾卡;即便没有任何卡片,高铁乘客每人次缴纳100元,并登记车次之后,一样可以进入。

  “有特权的,直接把车开上站台的都有,哪会在乎贵宾不贵宾的。”曾在铁道部门工作的张强,对取消贵宾室是为节约的说法并不信服,他曾亲眼看到过汽车开上站台接人:“需要制止的是特权行为,这种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观点

  “取消贵宾室

  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马靖昊(财税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客座导师):VIP贵宾室,要分两种情况来看,如果贵宾室是为了官员服务,那政府应该出台一些行政方面的管理方法,取消掉。如果是对于金融、电信、民航客户提供的VIP贵宾室、VIP服务,这是一个市场行为,应该交由市场去处理。

  目前来看,撤销贵宾室主要是经济因素,与目前的营改增政策有一定关系。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出台后,电信行业其税率有一定的提高,而进项税抵扣的部分没有那么多,因此短期来看,这些电信行业的净利润可能会下降。因此为了提高利润,这些企业就有需求去取消这种VIP方面的服务,实际上就是砍掉一部分费用。目前北京的贵宾室,每一年的费用要有400万到600万,省一级的也有100万,因此把这部分费用砍掉后,利润可以提高一块。

  目前来看,营改增是一个方向,会在所有行业尽快推广。因此不只是电信行业的贵宾室,今后取消贵宾室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包括金融行业也是一样的。当然贵宾室对于企业来说也有一定意义,例如回馈客户、宣传企业形象,因此贵宾室的去留最终还应由企业从市场的角度去选择,我想跟反腐关系不是很大。

  “关停贵宾室

  比尔·盖茨来了坐哪儿?”

  姚伟(北京银行贵宾客户,能在北京、上海等地机场使用贵宾室):我贵宾卡办了七八年,贵宾室基本没用过,一来这企业贵宾室没有想象中那么奢华,二来也不方便,机场候机楼里环境挺好的,何必凑那个热闹呢。

  今后贵宾室真关停了,估计也没多大影响,你想想,机场客流那么大,贵宾室一共几十个座都坐不满,可见利用率不高。而且真是高端人士,就去机场内部的贵宾室了,不会来企业自建的贵宾室。

  说这事是为了反腐,是“厉行节俭”,我觉得也有点小儿科,机场贵宾服务全世界都有,难道都是给腐败分子建的?都关停了,难道比尔·盖茨来北京也得在候机楼里坐着?想想都不可能啊。真要反腐,把官员手里的贵宾卡都收回去,谁用特权进贵宾室就查谁,比取消贵宾室管用。

  “我自己现在

  都不愿意进贵宾厅,丢人”

  林岳(中国移动、某银行及民航公司的三料VIP):相比之下,民航的贵宾室要比银行和电信运营商都高档,而且民航的贵宾人群荷包明显优于移动和银行的客户。

  根据我的经验,银行的贵宾室有一百万(资产)甚至五十万(资产)就可以进去了,移动的话,只要月消费800元以上就是VIP,人群差别很大。所以我自己现在都不愿意进贵宾厅,丢人。我宁愿走普通通道让别人说低调。

  不过我不会根据这样的“贵宾”待遇来选择航空公司或者银行服务,航班主要考虑时间,平时出行,商务舱和经济舱差不多一半对一半,主要取决于谁出钱。

  虽然对贵宾室并不太“感冒”,但我还是认为这种服务应当保留,因为普通通道人已经很多了,贵宾通道确实可以分流一部分“装X”的人群。如果这个要取消,那我想问银行排队的贵宾号取消吗?医院的特需门诊取消吗?主笔 吴楠 魏婧 张棻 实习生 谢演 插图 宋溪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