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七旬老人义务帮邻居送报刊22年 顺带管理水电

2014年07月29日 09:40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我们都叫他‘快递爷’。无论谁家报刊、书信、包裹来了,他收到后就立即送上门,一干就是22年,平时还义务帮大家维修水电、代缴水电费。这样的好邻居,真是太少了。”说起71岁的退伍军人彭小平,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云峰社区红军巷居民赖永春赞不绝口。

  义务当“快递”22年不间断

  7月16日,彭小平又像往常一样,9:30准时到宝轮邮局,将邻居的报刊、书信和包裹等代领后,先用绳子捆好,再顶着烈日步行2公里回来,挨家挨户送达邻居。今年由于棚户区改造,有的邻居已搬迁到几公里以外临时居住,他也搬迁到了新街社区,离老宅2公里。只要人还在宝轮,他都坚持一户户送到,送完才回家做午饭。“我还以为他是邮局的呢!”云峰社区党委书记赵明发是下派干部,回忆今年第一次见到彭小平时的情景,有些动情:“天下着雨,他双手抱着报刊,将伞把插在手与报刊之间的缝里。雨水顺着雪白的头发滴在地上,半边衣服都湿了,可报纸保护得却挺好。送到社区办公室后,他只回复了句‘不用谢’,又走进雨中,接着送下一家。”“早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警卫连时,彭小平就是连队的报刊义务发行员兼邮递员。”老战友刘思远说。

  1992年彭小平退休后,每天都去居委会。那时报刊、书信等邮件邮局只派送到居委会,由居民自己领取。可邻居们很少去,居委会里报刊、书信往往堆得有数尺高,都还没人去领,于是他就无偿当起了“快递”,直接从邮局领取,当天收到的邮件当天送到邻居手中。

  “义务投递报刊、书信22年,零差错,还组织邻居订阅,是他激发了大家的阅读兴趣。”云峰社区主任杨辉说,3个小巷居民的报刊征订数量在社区总是排第一。

  顺带管水电 邻居少纷争

  如意巷的居民原来过得很闹心。“水费难收,经常停水。”小巷居民范琴说,由于水管老化,导致分表总吨数少于总表,差额大家都不愿缴,自来水厂只好断水,大家苦不堪言。2008年,彭小平主动管起了烂摊子。“水厂每吨收1.53元,我们的误差折合进去,差不多每吨达到1.8元。不够他自己贴。其间,只有前年大年三十停过一次水。”范琴回忆,那天大家正做团圆饭,水却没了。原来是有人骑摩托把主水管撞断了。彭小平找来水电工一起维修,衣服都打湿了,直到维修好后才回家。年后,他找人一起将小巷路面上的水管掩埋到地下,再用水泥硬化了,之后再也没破损了。

  社区3个小巷总长上千米,一个路灯坏了,其他的路灯跟着熄火。“四周黑漆漆的,道路又凹凸不平,很容易发生意外。彭小平不会电工,他就约懂电工的何明学一起干,材料费先垫付,然后找社区报销。”居民许会元说。

  前段时间棚户区拆迁中,挖掘机碰断了罗元伦的入户电线。罗元伦私自冒雨搭接电线,彭小平赶来制止。“我当时很不礼貌,还骂他多管闲事。没想到他找来了副镇长,带着电管站的人员上门来帮忙,冒雨工作了四个多小时,把我家的电接通。电工们说,雨中接线不用专业设备,非常危险,要不是彭小平全力劝阻,极有可能发生悲剧。”罗元伦很是感激。

  上午送完报刊书信后,每月彭小平会定期上门为邻居代抄水电表并代缴水电费。“费用每月提前预付,不够的由他垫支,凭发票多退少补,一分不多收。”这让张林等早出晚归的居民少了后顾之忧。

  除此外,彭小平还经常帮邻居代写请柬、排查小巷安全隐患等,从不收费。“那天,如意巷下水道破了碗口大个窟窿,他挨家挨户提醒大家行走注意安全,同时别往里面乱扔垃圾,还通知社区干部赶快来处理。”社区廉勤监督委主任赖永芳说,“快递爷”做的好事太多,3个巷子的700余居民包括外来者,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编者的话

  是爱,照出了我们的不足

  编完此稿,在为彭大爷的无私奉献鼓掌时,其实还有很多题外的话想说:我们需要像彭大爷这样的人,更需要良知与行动。时别往里面乱扔垃圾,还通知社区干部赶快来处理。”社区廉勤监督委主任赖永芳说,“快递爷”做的好事太多,3个巷子的700余居民包括外来者,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编者的话

  是爱,照出了我们的不足

  编完此稿,在为彭大爷的无私奉献鼓掌时,其实还有很多题外的话想说:我们需要像彭大爷这样的人,更需要良知与行动。

  是爱,就要相互体谅。君不见,20多年风雨无阻地为邻居送报刊,义务为小区群众管水电,彭大爷好事一干就是22年。赞不绝口的同时,大家想没想过,自己是不是在彭大爷这20多年的无私奉献中见惯不惊,习以为常了呢?

  彭大爷的好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在社会管理上的不足。编者在文章里看不到有关部门的身影:水电费老不齐怎么解决,有没有一个部门管一管?社区小巷一个路灯坏了,其他的路灯就跟着熄火,这是并联线路吗?有关部门是不知情还是技术无法达到,需要一个古稀老人跑上跑下去解决?

  文章最后,还有一句这样的话:每家每户都记了他的电话,半夜有事他也会上门来帮忙。现在因拆迁暂时离开了他,好不习惯!只是编辑觉得这样是不是显得大家对一个70岁的老人少了点感同之心,有关部门是不是还需要补上一些管理的空白呢?文字虽然删了,但编者想说的话写出来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呢?(彭富 记者 侯静 张飒)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