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波鄞州发现一罕见清代仓储码头(图)

2014年07月29日 14:29 来源:宁波日报 参与互动(0)

图为仓门埠头。陈绍波 摄

图为仓门埠头。陈绍波 摄

  鄞州区人民政府7月16日发文公布:位于古林镇西洋港村仓门自然村的“仓门埠头”为区级文保单位。这是我市迄今公布发现的唯一清代仓储实物码头,填补了我市作为大运河世遗城市遗产河段外埠头遗迹发现的空白。

  鄞州区文管办主任谢国旗介绍了他亲身经历的埠头发现经过。去年12月中旬,他前去古林镇仓门自然村进行文物维修指导工作。自2008年起,他曾连续4年参加了我市大运河申遗遗产调查工作,故对与河系相关的地名、古迹非常关注,当他听到“仓门”这个村名时,暗自思量:仓即“粮仓”,门指“门户”,会不会是“仓储粮食”之要道?

  工作结束后,谢国旗赶紧沿村走看,还与上了年纪的村民拉起了家常。果不其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告诉他,村里曾有一个气派的运送粮食上下的仓门埠头,谢国旗一听惊喜万分,便在老人陪同下去了村西北的小河边。静静流淌着的清清河水中,一个较为完整的大型石筑埠头令谢国旗眼前一亮:河埠头上与众不同地矗立着3根石柱,埠头为石板筑就,结构完整,整个埠头向前伸入河面约3米,两侧石阶又外延约3米,这样便于船只根据水位高低停靠、装运粮食。残存的3根石柱平均高出地面约1.60米,顶面建筑基本损毁,柱与柱间的距离均为2米左右,柱头为榫卯结构,估计其为面阔约2米的正方形斗拱建筑凉亭的石柱。再根据柱头卷刹和繁琐卯孔却仍精致的现状,谢国旗推测此凉亭应为清代建筑。

  码头上建遮风避雨的凉亭,这在宁波一带非常罕见!谢国旗凭30多年的文物保护工作经验,当即作出判断:亭子专为解决谷粮过秤露天作业而建,可见这就是运送粮食的仓储码头了!果然老人说,小时候他看到有许多船装着稻谷停靠在埠头和岸边,亭里有专人过秤,因过秤人整日在露天忙活,饱受夏日高温和风雨严寒的煎熬,于是,人们就在埠头上搭起了一个凉亭。老人还回忆说,亭子上靠河边的两石柱间,有一块横木档犹如门栓,可脱卸,以便一批批放行船只过秤。一旦粮食过秤完,横木档就挪开,船只就可驶离了。

  听完老人的话,谢国旗又沿两侧河岸仔细巡视,发现凉亭的第4根石柱,原来被用作不远处河岸的岸石了;河两侧驳岸上仍有许多依稀可辨的系船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小村码头运粮船只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村里人说,这个码头直到民国仍有船只往来如梭。解放后,陆上逐渐完善的交通设施替代了水上交通,尤其是备战备荒年代,村村建起了粮食储备仓,再无需大量船只运输粮食,于是,此码头逐渐转化成为村民洗涤、洗澡等日常生活用水的埠头。

  这个码头的发现,印证了村名的由来,但与码头关联的重要粮仓,却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待进一步考证。(记者南华 通讯员朱素珍)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