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晨报:公共设施为何屡成摆设

2014年08月04日 10:0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设计者没把这事当作自家的事儿,没像装修自己家时那么花心思,在设计之初就不接地气。

  北京地铁的“自动售票机”,很多已经成了摆设——这是日前媒体报道的。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设施成摆设,已经不是新闻,如果注意观察,这几乎是必然趋势:健身器材,街头信息亭等等,不胜枚举。在建设之初,这些都是应了民生之需,而且投入资金也不少,但为何都没能逃脱这一形同虚设的命运?无非还是没能从根本上为使用者着想,最终还是因为不方便,不自动而无疾而终。

  不可否认,在建设之初,这些便民设施也曾有过美好的蓝图,无非是想利用科技手段,造福于民,但随着时间推移,新技术的出现,当初还算先进的设施,很快就落伍了,比如公共电话亭,手机快速普及了,有谁还指望公共电话亭?要么就是设置之初没想到具体使用者的具体问题,比如“自动售票机”,相关部门解释说,因为很多人不会用,为此只能同时开通人工售票,人们的习惯没因为新设施的推出而改变。

  每家都有房屋装修的经历,任何一个家庭装修之后都能极大地改变生活质量,装修之后马上后悔的很少,因为装修要花钱,是家里的大事,所以设计之初会对每一步反复斟酌、推敲。城市建设也如此,之所以没有家庭装修的效果,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设计者没把这事当作自家的事儿,没像装修自己家时那么花心思,在设计之初就不接地气,要么是一拍脑门儿就办了,要么是在设计之初就为了“形象工程”,突出自己的政绩。

  “自动售票机”最初设置时,旁边总有个服务人员提供指导或者换零钱,但很快这项服务就消失了,人们找不到服务员,自然又奔向人工售票。其实,人工售票要花费人力,在售票机旁边设置固定的服务员,人工成本是一样的,只要坚持下去,不仅不至于让售票机闲置,也可以帮助推动自动售票在各地普及。

  任何公共设施的设置都应该经过市场调研,既然调查已经证实其可行性,“扶上马,送一程”这个环节就是必须的,这也是城市建设投资不至于打水漂的最好方法。

  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能体现一个城市发展的程度,而配套设施的使用情况更能检验城市管理者施政时是否够细致,是否负责任,当城市的公共设施屡屡遭遇闲置的命运,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施政者的失职。佟彤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