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车补发不起”警示:车改别搞平均主义

2014年08月05日 08:4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公车改革当然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一刀切,中央对车补设定了上浮的限度,可是并没有设定下限。具体到地方车补发多少,一切当根据实际情况来推进相关改革。

  车改可以大大降低“三公经费”,这几乎是所有先行试点地区得出的普遍结论。然而,据《检察日报》报道,对于一些公车较少的贫困地区而言,却意味着加大财政支出。湖南北部某县一般公务车辆加起来也就100来辆,全部取消后一年可减少上千万元的财政支出,但同时得拿出近4000万元给全县7000多名公务员及按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发放车补。

  就在某些公务员感叹车补“太低”时,一些贫困地区的财政部门却在为“车补”发不起而犯愁——中国之大,同样的改革在不同地区,可能面临完全不一样的境况。这也是为什么公车改革没有搞“一刀切”,而是由各地自主出台具体方案的原因。显然,在车改大幅降低公车支出的“减负大多数”之外,越改革支出越多的贫困地区,同样具有一定普遍性。这些贫困地区自身财政无法负担,依靠中央财政补贴又不大可能,那该如何是好?

  总体来说,发车补的模式较之公车模式肯定更为省钱。部分贫困地区因为车改反而支出更多,重要原因在于原来享受公车待遇的官员较少,而改革后享受车补的将是所有吃财政饭的人。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人是否果真都有足额发放交通补贴的必要?既然之前没有公车他们出行没问题,现在没有车补是不是就不行?如果将车补当工资一样发放,当然会存在越改革支出越多的问题。

  话说回来,公车改革当然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一刀切,中央对车补设定了上浮的限度,可是并没有设定下限。具体到地方车补发多少,一切当根据实际情况来推进相关改革。而避免车补过程当中的苦乐不均,一方面也需要适度提高公车补贴的统筹层次,车补费用可以考虑由市财政甚至省财政来统筹。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解决贫困地区财政负担不起的问题,更能杜绝车补发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乱象。适度提高车补费用的统筹层次,相关费用预算可以更为透明,配套财务制度可以更为完善,这对监管某些地方可能借车补之名滥发多发,无疑是有好处的。舒圣祥(注册会计师)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