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七夕节”沦为“开房节”令人情何以堪

2014年08月05日 13:57 来源:厦门日报 参与互动(0)

  七夕刚过,就说说与七夕有关的两则新闻吧。

  先说一条被冷落的。据前日厦门日报载,传统闽南人过农历七月初七,“乞巧”是最普遍的习俗。传说在这天,织女与牛郎重逢,心情格外舒畅,此时向织女祈求“智巧”,织女一定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手艺。遗憾的是,这个习俗如今已基本失传。

  再说一条被热捧的。据上周六厦门晚报报道,情趣商品胜过鲜花,七夕节情人不再“传统”,花店鲜花购买量大跌,而一些“新型”七夕激情礼物却受热捧,其中情趣内衣销量猛增四成。

  这一冷一热,读来不是滋味;其背后折射出的信号,令人忧虑深思。

  原本,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象征着爱情的崇高、专一和坚持,与所谓的“中国情人节”八竿子打不着,沾不上边的。(注:“中国情人节”当是元宵节。)

  但是,近年来,精明商家打着创新传统节日的幌子,将七夕节异化为“中国情人节”,推波助澜“爱情经济”。每年七夕,各大商场、旅游区、电商网站纷纷开启了“浪漫模式”,千方百计兜售“卖点”,温馨浪漫的背后,商家看重的无非是情侣们的腰包。喧嚣尘上的“爱情经济”,已与传统节日的内涵,渐行渐远。

  退一步说,如果说“爱情经济”,只是七夕的商业化表达,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有些商家见利忘义,玩低级趣味,屡有“出位”、“出格”之举,实叫人难以容忍。据最新淘宝网数据显示,今年七夕,以“车震”为关键词的近7天搜索指数,环比增长高达314%。近一周内,有28万人浏览了被冠以“车震床”之名的车载旅行床,是前一周的近4倍,购买人数同比增长了近一倍。

  七夕节的泛性化,颠覆的不只是传统文化,还有人心的价值尺度。寄托着国人美好梦想、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七夕节,蜕变为赤裸裸的“开房节”,令人情何以堪?!(韩笑)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