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昆山爆炸事故绝非偶然 是人口红利消退的后果

2014年08月05日 16:1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昆山市开发区东北方向,居住着大量打工者的晨曦园小区外,几家招工中介门前的展板上贴着公司的用工需求。对于上前咨询的几名年轻人,中介人员并未提出对应聘者过多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应聘者能够较长时间留在工厂工作。在昆山,求职者不用付中介费,学历初中就行……这一切显示,人口红利消退现象在昆山企业正逐步显现。

  截至2013年底,昆山市共有4337家台资企业。地价、人工成本以及原料成本的上涨,让在“人口红利”下受益的台企利润空间变小。从2007年开始,昆山市的几家台资企业便开始工厂外迁。而后,多家台企选择搬离昆山至中西部城市,甚至远走东南亚国家。

  专家指出,昆山此次爆炸事故绝非偶然,正是人口红利消退带来的后果。

  人口红利消退致台企外迁

  周一晚上6点,在昆山开发区爆炸厂址东边,矮个子的周福(化名)跨在自行车上,对围住自己的五六个工人讲自己“死里逃生”的故事。他在爆炸的前几天来中荣工作过一天,当天晚上就辞职换成现在的厂子,躲过一劫。

  爆炸后,因为工作内容和环境都与中荣金属相似,新换的厂子也在整顿。他说:“周一晚上没班加,我还得再找一家新的。”周福频繁更换工作,源于之前所在的台企效益不好,但不倒闭也不开工,却一直拖欠着工资。

  2013年,昆山市新增了103家台企,但这并不能掩盖其中不少中小型台企经营困难的现实。周福所在的工厂只是其中之一。一家小型电子工厂的台湾老板在昆山经营了十年的公司,已经决定迁到内陆重庆去,“昆山这个城市很像台湾,我们都住习惯了。但是这里的人力成本跟重庆相比太高,十年前每个工人的基本工资是690元,算上加班每个月只要发1500块左右,现在最少也要3500块钱,我们还要包工人的吃住,这些方面的开销都越来越大。等搬到重庆,可以控制在3000块左右,节省一大笔开支。”

  昆山市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昆山市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差距正在缩小。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外商到现在,至少有20万外来工人已经在昆山市内买房安家,政府还拟逐渐放宽落户政策,让更多外地人在昆山安家。近几年的流动人口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昆山台企对外地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到昆山投资的台商,面对人口红利的消退,也在调整在昆山发展的策略。过度依赖人口红利模式赚取利润的公司,渐渐难以维系。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就出现了鑫曜科技等知名台企忽然丢下工人,纷纷倒闭的情况。并有几十家台企从昆山外迁,在昆山工作了9年的顾程勇经历过那次台企倒闭的风波,他说当时所在自己的公司忽然宣布要迁到安徽,工人可以跟过去,但薪水要按当地的标准,比原来少400块。他选择留在昆山。“毕竟还是在昆山的工资高,跟哪家工厂都无所谓。”

  反转的求职中介费

  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利得国际大厦旁的树荫下,11个年轻人站成两排,正在认真地听一名穿白衣白裤的男子讲话。该男子姓张,是一名中介。他反复强调,中介不收取工人一分钱的费用,“我算是公司的代理,从公司那边拿钱。你们有什么事情,包括预支工资、提前离职,都跟我说,不用跟公司联系。”

  顾程勇记得,九年前他第一次从安徽来昆山找工作的时候,每一家工厂都特别难进,需要掏中介费300到500元,托他们帮忙安排才行。“当时是2005年,那个时候三百块钱是什么概念?想找好公司,中介费要一千的也有。” 他当时23岁,听一名跑长途的司机说昆山工厂赚钱多,就揣着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跳上了一辆从宣城开往昆山的长途汽车,“那辆车上全是去昆山找工作的,我们到了昆山一起找到中介,一起进了厂。”

  如今,昆山求职者不用掏中介费。这名张姓中介人员对这11人说:“我带你们去的是五六百人的小公司,这种公司现在缺稳定的工人,托我们找的时候都说过,就怕干几天就走的。”他劝这些年轻人,进厂后至少做满三个月,不然公司会要求赔偿。

  办假学历中介很久没生意

  中介拉他们去工厂的面包车很快就开过来了。这11个人连衣服、被褥、手机都没带,他们早知道工厂会提供宿舍,也有工服穿。

  在工人聚集的租住区晨曦北园,靠近大门左边的第一栋楼的一层窗外,电子字幕滚动着代办毕业证、免费介绍工作、拍婚纱照等业务信息。这家小公司的老板是昆山本地人,他说,办毕业证的业务已经很久都没什么生意了。台企在刚刚进入昆山时,招工要求是高中甚至大专的文凭,“以前有些没有文凭的就得办个假的。”这些年,进大多数台企初中学历即可。

  周福说,他本人今年年初离开昆山,去澳门打了7个月的黑工,只打扫卫生就赚了9万元,“只可惜有时间限制”。他最近又找到新机会,趁这个空当,他回到昆山,“工作,自己随便挑”。

  人口红利消退致恶性循环

  顾程勇在昆山开发区工作9年,送走了不少老工友,却发现自己还是厂子里的“年轻人”。他说,厂里最年轻的工人是80后,大部分工人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老员工。“像那些90后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来我们厂工作,嫌脏。”而在他20岁出头刚到昆山的时候,“只要是个工厂,大家就往里钻,哪有挑肥拣瘦的。现在的年轻人都精得很,太脏太累的活不干,有危险的活都不愿意干。”

  一名90后打工者说,他们更加关注工作环境和车间的工作内容,比70后与80后的工人更加关注社会保险。不过,出事故的中荣抛光有点例外,粉尘严重很难忍受,但工人赚的相对较多,每个月能拿5000多元,不少人选择了忍受。

  如今,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工人已开始考虑回家。顾程勇的工厂里,最近走了一些重庆的工友,“现在内陆也发展起来了,回家工作赚的钱也差不太多,老婆孩子都在家呢。”

  经济学家仲大军说,昆山爆炸事故的背后是,人口红利减退,企业利润空间变小,其逐利行为更加强烈。工人流动性很强,鲜有企业真正愿意在安全防护中进行更大投入。工人们需要忍受对身体的透支。工厂的安全保护相对较少,几乎都流于形式,工人生产和生活环境变差反过来又会加剧工人流失。近几年,企业招工变得困难,招工标准也逐渐降低,同时缺少必要的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疏于或不敢对企业监管。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正是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一点点地累积,最终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仲大军说,人口红利消失已对企业形成倒逼,企业应该从追逐人口红利转向制度和生产红利,保证生产安全以及提高生产率才能让企业真正得到更大的利益。 实习记者 修佳明 记者 赵喜斌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