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警惕郭美美们的文化吞噬力

2014年08月05日 16:4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参与互动(0)

  8月4日,在云南鲁甸6.5级地震和江苏昆山工厂爆炸两大突发新闻的冲击中,人们在争论为什么中央主流媒体同时起底一个叫郭美美的年轻女人,并给予如此高的曝光度。该话题延续到当晚23点时,在微博上吸引了3438万人参与讨论,位列当天第三大热门话题。

  新闻,作为记录,是历史的第一页草稿,其价值不仅体现为对当下现实的关注,更表现为对现实中有价值的东西的记录。和突发的天灾、人祸新闻相比,媒体对郭美美真相的记录显然有其特殊的新闻价值。

  郭美美利用网络所展现的是一个世俗化的、充满物欲和感官诱惑的消费世界,更是一幅当代拜金主义生活方式的详细图解。对这样的一个网络“名人”起底并记录的价值,在于她的一次次恶行所垒叠起来的反向价值观对于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的成长警示,在于郭美美们对传统的解构力和对文化的吞噬力带给人们的深刻反思。

  这种解构力和吞噬力是可怕的。郭美美抹黑红会“出名”后,自在逍遥、显摆得瑟了三年。其间,她在微博上所标注的奢侈生活、炫耀消费、享乐主义、挑战权威等以个人的自由、权利甚至幸福的名义,在网络社会中,在青少年中恣意横行,并取得了道德上的合法性,让社会价值观念沦为物欲主宰的功利话语。在娱乐至死的网友围观下,媒体此前塑造的传统经典不再具有经典的意义并被解构,甚至连百年慈善机构的正义也被蒙住了光彩,并吞噬了擦拭和还原的声音,直至郭美美参与赌博以身试法。

  为什么会这样?是传统媒体定位的市场化转身和网络媒体的商业功能强化给郭美美们留下了时间?是媒体对民众的过分俯就、讨好和迎合给郭美美们留下了空间?

  也许吧。

  郭美美“出名”的这三年,她的每一张照片、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谣言都能成为媒体的表现内容,这些报道中应有的警示色彩和道德评价日益淡薄,个别媒体甚至像追星一样追逐着郭美美。他们在满足民众赤裸裸的窥私欲倾向的同时,也帮助郭美美们实现了臭名声的变现。媒体这种对民众感官刺激的迎合和对欲望的渲染,正使自己蜕变为感官快乐的生产者,离理性的社会思考越来越远,而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在这种恶俗文化的渲染中渐渐丧失了知觉。

  对民众的这种迎合并不代表着进步。媒体肩负着社会责任,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载体,向全社会传播的应该是受众需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受众想要的东西。

  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其中,39岁以下青少年网民已经达到5.1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最主要的资讯来源和娱乐工具,它对色情、赌博、炫富等刺激性形象的偏爱正在并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公害。它对物质享乐的过分推崇淡化了对精神和灵魂等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它让奋斗的青春在一夜暴富的奢华面前尽显尴尬,它让养浩然之气于蓬荜之中的坚守感到沉重,它让“利无幸至,力不虚掷”的真理变得轻浮。从此视角延展开去,对郭美美起底的报道和对郭美美现象的反思应该只是一个开始。

  媒体做为社会文化价值的守望者,承载价值应该是媒体塑造形象、报道人物的出发点。希望,为了青少年,在面对下一个郭美美时,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能多一些理性的追问和责任的执守,不给郭美美们的贪念提供萌芽滋生的土壤,不给郭美美们的恶欲提供膨胀变现的平台。(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林达)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