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州101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 贫困人口减少15万

2014年08月06日 10:24 来源:兰州晚报 参与互动(0)

  通过双联行动榆中县龙泉乡水泉湾村如今已建起了3个小尾寒羊养殖场(本报资料照片)

  甘肃兰州,总面积的88%是农村,超过总人口1/3的是农业人口。在这种大城市大农村的格局下,如何让每一个兰州人都过上小康生活,一直是当地扶贫工作的目的。从2012年开始在甘肃全省范围内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兰州市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全市1517个单位,4万多名干部深入当地贫困人口集中的偏僻乡镇,结对帮扶了36252户贫困户。两年来,在双联单位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可喜的变化正悄然发生在昔日的贫困山村。

  美丽乡村,为民

  在永登县七山乡长沟村67岁的卯耀春老人的印象中,去年是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山村变化最大的一年。“门前的路修好了,下雨天也能出门了。黑天路上还有灯,照得亮亮的。”虽然不善言辞,但提起这些发生在眼前的变化,老人的眼角眉梢都显得喜气洋洋。

  村委会主任苏俊秀告诉记者,修路、装路灯都是村里一直想做但做不了的事情。如今村上的联系单位兰州市执法局帮助他们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大家打心眼里感激。

  而在同一个县的武胜驿镇火家台村,市委办公厅的干部们专门请来规划师,将村里一块昔日脏乱差的空地设计成了小桥流水、花草繁茂的小花园,让昔日人人想要逃离的贫困村成了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乡村。

  发展产业,富民

  双联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兰州周边偏远山区的村子,十年九旱是常态,农民们世世代代靠天吃饭,劳作一年收获的麦子有时还不够口粮。

  长沟村就是这样一个村子。为了让土地的亩产量增加,兰州市执法局给村民送去了既能保水又能保墒的地膜,引导农民种双垄沟播玉米,亩产量从以前的200斤提高到了800斤。

  市执法局还按照“政府投一点、群众筹一点、联村单位帮一点”的思路,扶持村里发展了文冠果产业和养殖业。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393元,实现了整村脱贫。在柳树乡韩家井村,去年种下的红提葡萄明年就能挂果了。红提葡萄是当地适生的水果品种,几年前就有人种,而且销路不错。但因为资金不足,多数村民只能望棚兴叹。双联行动开始之后,市委组织部为村里修了灌溉设施,帮助村民贷款,让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种得起葡萄。

  去年,韩家井被评为农业部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这个地处深山的村子如今遍地是大棚,年产葡萄可达58万公斤,产值可达870万元,超额完成了脱贫任务。

  考核严格,问责

  在兰州市,双联工作中还引入了负激励机制。没有完成扶贫任务的单位不但要写检查,还要取消其他方面的评优资格。根据兰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提供的数据,去年共有357个联扶单位因为联扶工作没有评优,在年终考核时被取消了评优资格。4名乡镇主要领导受到了免职处分。

  “也许有单位觉得委屈,但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联扶工作成为一种责任和制度。”兰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朱宗城说。

  正是由于兰州市在双联工作中扎实的作风,目前全市已有101个贫困村实现了整村脱贫,贫困人口减少了15万。

  但脱贫只是第一步,双联干部们依然在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着。据《人民日报》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