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北雁王”和他的鸿雁:积极推广雁鸭养殖项目

2014年08月12日 1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白城8月12日电 题:“东北雁王”和他的鸿雁

  中新社记者 李彦国

  “现在的向海湿地是我印象当中最好的。”以养雁为生,已经在向海居住了20年的崔本君说。

  在中国古代,“鸿雁可传书”,而东北汉子崔本君所饲养的鸿雁,则把他的名字传向了海内外。

  崔本君承包的鸿雁种源繁育基地就位于吉林向海湿地,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几个数字,基地现有种雁3万余只,一年可出商品雁12至13万只,一年净利润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

  这样的成功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实属不易,名声大噪的崔本君也因此被称为“东北雁王”。而在崔本君看来,他的成功,也成为向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最有力的佐证。

  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境内的向海湿地,是中国首批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六大湿地之一,现有湿地面积2万公顷。

  向海蒙古族乡利民村边上有一片一望无边的雁鸭湖,湖前便是崔本君众多鸿雁种源繁育基地中的一处。基地内,数以千计的大雁群居觅食、入湖嬉戏,场面蔚为壮观。

  在向海居住的老乡民看来,养雁是一件新鲜事。这个蒙古族居民占多数的地区,自古以来均以放牧牛羊为生。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陈林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就整个保护区来说,约有2万人在此居住,区域内保守估计有牛羊20万头(只)。

  “这些牛羊除了嘴上吃草外,四个蹄子踩下去对湿地青草的破坏也极为严重,有一些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陈林表示,湿地保护与传统的养畜、放牧习惯显然形成了明显的冲突。

  此外,传统养畜的利润也并不高。崔本君早早就看出了这其中的道理,“大雁食草但对生态够不上破坏,一只雁养殖周期4个月成本约10元,但市场价格却达到三四百元,这比养牛羊更划算。”

  如今,崔本君已经成为官方向当地百姓推介转变生产方式、保护湿地生态的重要范本。陈林表示,政府正在积极推广雁鸭养殖项目。

  而崔本君也有一个梦想,在向海境内的每个村子都开设一个种源基地,带动老乡一起富裕的同时,也保护好这片享誉世界的重要湿地。(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