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鲁甸震中龙头山镇新街一房不倒 老街夷为平地引深思

2014年08月14日 08:54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0)
鲁甸震中龙头山镇新街一房不倒老街夷为平地引深思

  一个学校两样情景

  “校安工程”经受住了9度烈度考验

  龙头山镇龙泉中学建筑设施有新有旧,结局迥异。老教学楼已经化为一堆瓦砾。这栋建于1992年的4层砖混结构建筑,数年前曾在泥石流中受损而不再使用,在这次地震中彻底损毁。

  同为4层的新教学楼,不仅屹立不倒,还成为抗震救灾“前指”大本营。记者看到,这幢新教学楼墙皮脱落、部分墙体出现裂缝,但结构未受损伤。教学楼下的学校院子里,现在成为“帐篷前指”,包括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等等。一旁的两栋5层宿舍楼同为“楼坚强”,几乎看不到大的裂缝,里面住满了救援人员、记者。

  “即使地震发生时有学生在学校,新楼也能有效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鲁甸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明贵欣慰地说。2008年,龙泉中学成为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安工程)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薄改计划)实施对象,新建起一批教学楼、宿舍楼。

  鲁甸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不过龙泉中学新校舍建设时,采取了“7度设防、8度结构”的方式,即在部分关键节点进行了特殊设计和强化处理。在这次地震中,这些校舍成功经受住了9度烈度的考验。

  龙泉中学两栋教学楼的命运,也是整个龙泉社区新老两片集镇命运的缩影。

  一个社区两种命运

  “全程介入”住建部门护航新集镇建设

  震后第11天,离中学不远,杨云彩和三个孩子在自家的烧烤店里看电视剧,她家的三层小楼同样挺过了灾难。

  杨云彩的丈夫在打工时因事故不幸去世。3年前,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原本住在沙坝的杨云彩拿出丈夫去世时领到的赔偿金,倾尽所有,以近4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在龙泉社区新集镇建起的这栋小楼。这一投入,为孩子们“买”下了安全“保险”。

  8月3日下午,孩子们放假在家,杨云彩自己则在沙坝老家院子里。地震袭来,住了几十年的4间土坯房在她面前瞬间崩塌。她稍一定神,便拼命赶回新家,孩子们安然无恙。

  “2011年左右,龙泉社区开展新集镇建设,住建部门全程介入。”鲁甸县住建局局长高爱国介绍,当时住建部门对集镇统一规划设计、全程指导和监督建设过程,并专门进行验收。新集镇房屋全面使用“圈梁+构造柱”的设计,有效增强了这些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

  高爱国进一步解释,鲁甸本身是喀斯特地形地区,龙头山镇更是非常突出。当地地下地质结构非常复杂,有许多小型溶洞等,导致很多房子地基下存在空洞。这样的情况必须通过勘测才能发现。新集镇建设中,特别是乡中心小学、龙泉中学新校舍建设中,住建部门和教育部门对地质条件多次进行了仔细勘测。

  目前经初步核查,龙头山镇新集镇房屋没有一幢出现结构性的严重损坏,很多甚至裂缝都没有。

  然而,当时的新集镇建设中,民居建设以农民自筹资金为主。对不少村民来说,他们很难一次拿出那么多钱建房搬家,只能继续住在“老街子”上。也正因如此,他们也就不会有杨云彩式的“幸运”。

  在“老街子”上,一队武警战士来到李大妈家的房子废墟旁,准备帮她抢救一些财物。带队的战士抬起头,想问问被埋东西的具体位置,但看到泣不成声的大妈,他没出声,只是转过头去,指挥战友们在废墟里找。大妈失去了5位亲人。

  在官兵面前,废墟连“残垣断壁”都算不上,只剩下碎成一地的水泥砖。一只弄脏了的白色毛绒玩具熊露出废墟,它属于大妈遇难的孙女。

  除了土坯房、水泥砖房,当地村民的自建房屋一般还包括土木结构房、石砌房、砖混结构房,而前几种简易结构房的抗震性能都很差。

  一个问题发人深省

  呼吁国家加大抗震安居投入

  李仕莲阿姨家在新集镇连接老街子的坡边,龙井河右岸。家里房子原有3层,一楼是10多年前盖的,第二三层是后来逐步加盖的,整个房子全部为砖混结构。

  一楼总体完好无损,加盖的楼层已经彻底倒塌,第二层与第三层间的楼板几乎一整块的掉了下来,压扁了一辆小汽车。幸亏当天家里无人。

  像全省贫困地区一样,鲁甸农村群众建盖房屋缺乏抗震设计的原因,一是贫困面广、家庭收入低,建房投入不足;二是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指导。“即使是砖混房屋,如果没有运用圈梁、结构柱之类的设计,旁边的房子倒了压上来,也有很多抗不住的。”

  李仕莲家正好是高爱国提到的一个情况,就是群众盖房缺乏规划的另一个表现:乱搭乱建,随意加盖,一旦遇到地震,即使是砖混结构,同样难逃厄运。

  高爱国认为,在未来的民房恢复重建过程中,除了对农民要给予经济补助以外,一定要借鉴新集镇建设中的经验,住建等有关部门必须全面加强规划、设计、指导。“我们要告诉农民,房子可以建小一点,但是一定要建牢靠。”高爱国说。

  “在抗震安居房建设中,希望国家多一点指标,多一点投入,多一点指导,帮我们把房子建得更加牢固、更加安全。”直面龙头山现象,鲁甸灾区的干部群众共同呼吁。

  (记者 李绍明 张寅 文/禹江宁 图)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