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华时评: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刻不容缓

2014年08月14日 17:4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每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都是一次凤凰涅槃的考验。从汶川到玉树,从芦山到鲁甸,中国的应急救援体制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走向成熟。目前,鲁甸地震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止住地震之殇,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刻不容缓。

  多年来,灾害多发的云南投入巨资,重点防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平心而论,防灾减灾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加快速度、长期坚持,灾后救援与灾前防御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俗话说,“治病不如防病”,灾前防御是防灾减灾体系的基石,“关口前移”可以为灾后反应争取宝贵时间。其中,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可能争取地震和其他灾害发生前的“避险黄金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是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也应高度重视。作为“山区中的山区”,鲁甸县甘家寨、王家坡等村庄在地震中遭遇山体垮塌的“灭顶之灾”。痛定思痛,应彻底排查地震灾区村镇的选址是否科学,是否位于断裂带、泥石流、滑坡隐患点和地裂缝等,是否需要转移、搬离等。更要做好村镇的防震减灾规划,做好、做细紧急避险预案。

  让人痛心的是,地震中倒塌的大多数房屋是土坯房,这种夯土垒起、搭上木梁的住所,毫无抗震能力可言。尽管平时可遮风挡雨,地震时却成了村民“夺命房”。而实施了抗震安居房建设、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的房屋成为“生命的庇护所”。这凸显出当前防灾减灾体系的“农村短板”。只有补齐这块“短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屡屡成为“重灾区”的被动局面。

  在灾害多发地区,更要建设“点、线、面”结合的应急救援组织架构,紧急救援队应“闻灾而动”,专业应急队伍和民间救援组织要“招之即来”,救灾物资储备库做到“随用随取”,各部门当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一丝一毫也不能麻痹。

  在鲁甸地震中,迅速驰援救灾的“中国速度”让世界再次惊叹,这背后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硬“底盘”。只有健全防灾减灾体系,让“底盘”更稳、更强,对灾害的应对才能更高效、更科学。(记者李自良 吉哲鹏)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