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新老媒体争夺“内容”之战

2014年08月21日 15:3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网络平台、门户网站、新媒体……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一拨人在忙什么?今年以来,我跟随着一些采访团队到处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发现这拨人都在做一件主要的事情:抢内容。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读者,观众喜欢的内容,网络平台算啥?门户网站算啥?新媒体算啥?纯粹玩技术有多少用?无论几亿还是几十亿用户,让这些网络平台、门户网站、新媒体一个月时间不更换内容,试试还剩几个用户?有些所谓媒体人、大V喜欢自吹,我有几百万、上千万粉丝,其实99%以上是打酱油的,路过的,怀着好奇心进来看一眼的,并非忠诚读者用户。如何试验所谓粉丝是否忠诚呢?我想很简单:每月每人交1元钱,一年12元,比报刊订户花销少个几十倍或上百倍,如果还有几百万、上千万粉丝,那我就认为这是有价值的粉丝,真粉丝。网络粉丝最大特点是重合,既可以说是你有,也可以说是他有、她有,假如一只鸟也能在网上发声的话,也可以它有。一个商场,统计每天消费者,与统计每天客流量不是一个概念。

  所谓网络平台,门户网站,新媒体,在争夺“内容”上,不仅仅是利用了传统媒体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内容,采取了“拿来主义”,在“拿来”过程中加以改造、歪曲以吸引眼球,招揽看客,还用大量金钱吸引“内容提供人”,包括传统媒体记者、作者以及所有可以提供内容的人。与此同时,也在自己培养记者,培养自己的作者队伍,在做传统媒体做的或想做而不能做的内容。

  传统媒体要生存与发展,不能丢了“内容”,丢了“话语权”,要在“内容”和“话语权”上下大力气提升,而不是免费把“内容”和“话语权”拱手送出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传统媒体所有的“内容”和“话语权”都来自掏钱订阅报刊的读者订户。如果谁认为现在掏钱的订户不重要,网上那些免费的看客才是最重要的,总有一天没有地方领工资。我一点都不担心传统媒体记者、作者将来到什么地方去领工资,一切能够提供优质内容和能够为读者代言的记者、作者都会有地方领工资去,但有一大批人会换工种,从事其他工作。记得30年前,我和某单位司机开玩笑,我说你教我开车,我教你写稿,将来你不开领导专车可以写稿谋生。30年后,我早学会开车了,他却没学会写稿。新媒体也面临着“开车与写稿”的问题,新媒体的技术并不难学,难学的是提供“内容”(写稿)。30年后,谁能说当时的新媒体是什么样子?今天的新媒体还有几家活着?那时的新媒体可能更名为“新新……媒体”。我这不是胡说,因为前几天,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个名词“新新人类”。大概是说“90后”的年轻人。既然人类都能“新新”,一个“新”都不算新,媒体一个“新”肯定也不够。不管人类如何新,我坚信用嘴吃饭、用腿走路大概是改变不了的。正如新媒体再新,离开了“内容”和“话语权”,也没啥新奇之处。二三十年不算遥远,我们可以和“新新……人类”一起看到“新新……媒体”什么样。(苏文洋)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