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藏林芝的“新生”村:村民逐渐迎来新的生活

2014年08月21日 18: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林芝8月21日电 题:西藏林芝的“新生”村

  作者 杨喆

  8月的高原在一场雨后迎来晴朗好天气,尼玛一手揽着黑狗,笑眯眯盯着自家园中鲜花,盘算着怎么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

  回到10年前,当时已担任西藏林芝新生村支部书记的他常常一脸愁容。

  位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的新生村,原来叫桑森村,环绕寺庙,依山而建。这里23户人家,房屋由石片、泥土和麦秸构建而成;由于水质中矿物质含量较高,60%以上村民患不同程度的大骨节病,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尼玛回忆,当时村里最有钱的两户人家,一年收入也不过人民币几千元,普通家庭根本没有结余,收入仅够基本吃穿。“以前村子建在半山腰,出行不便,即使村内有产品,也完全无法运输出去。”

  更严重的是,一些村民急需物资也要从很远的地方购买。在闭塞的环境下,村民遇到身体健康问题时,无法得到基本保障。

  2004年,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给桑森村带来了改变。援藏干部通过近一年时间沟通,最终促成村民全体同意搬迁到毗邻318国道(中国最长的国道,东起上海,西至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的新生村现址。新建26套新房共投资人民币300万元,其中福建援藏资金200万,国家资金100万。

  金达镇党委书记张斌告诉记者,在选址问题上,福建援藏人员请来林芝地区的水质化验专家前来测量,还综合考虑交通等条件,最终决定把村址落在现在位置。

  村民逐渐迎来新的生活,村名也从桑森村改为谐音的“新生村”。村里的运输、家庭旅馆、奶牛养殖等产业从无到有,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9579元。

  如今的新生村,藏式风格住房傍水而建,房间舒适温暖,电视、冰柜等家用电器置于藏式传统风格的陈设之间;院落整洁,鲜花盛开,村民有空闲时,常围坐在草坪上享受酥油茶、奶疙瘩的美味。

  整个林芝地区,农牧民收入正稳步提高,2013年8612元的人均纯收入已列西藏自治区首位,是1994年收入的7.8倍。在整个西藏,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实施对口援藏政策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95年的56.1亿元跃升到2013年的802亿元,持续20年保持两位数经济增长。

  许多和新生村一样的小村庄从中脱胎换骨,村民们更是在新观念下发展各类产业,以自己的双手继续创造更好的生活。

  “老百姓也都在讲,看来更好的生活还在后面呢。”尼玛说。(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