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央企高管限薪关键在厘清市场边界

2014年08月26日 16:30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根据《财经》杂志获得的消息,由人社部牵头、财政部等部委参与的对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调整方案初稿已经草拟完毕并开始征求意见。这份计划草案一个主要建议是,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8月25日《财经》杂志)

  如此大的削减力度、如此清晰的改革方案,振奋人心!同时也意味着央企高管薪酬改革终于从理想走进了现实。

  部分国企、央企高管年薪过高,早为民众所诟病。数据显示,2011年央企高管平均薪酬72万元。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例,2013年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大部分超过100万元。央企高管年薪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并非个别,譬如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的薪酬就达到近900万元的天价。除了薪酬之外,公积金、职务消费等隐性收入在央企高管的收入中占据很大比重,有论者称“薪酬收入只是央企高管的零花钱”,而这部分收入事实上很难得到有效监管。

  国企、央企都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雇员”的高管年薪过高,会让作为“主人”的公众产生一种被剥夺感,不断拉大贫富差距,形成社会不公。虽然不少国企、央企已进入世界五百强,利润连创新高,但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性垄断和国家政策扶持,而非高管的个人经营能力,其盈利质量和经营模式都与公众的期待相距甚远。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就曾表示,即便把银行行长换成小狗,银行照样能挣钱。话糙理不糙,央企高管的天价年薪往往与其能力和贡献并不相称。

  要进行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央企高管在身份上的双重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职责与收入的错位。金融领域的高管薪酬平均高于其他国企,源于从2002年开始的国有银行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国有银行的高管薪酬大幅提升,但其主要负责人仍然属于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亦官亦商的身份双重性,让央企高管可以像职业经理人一样,在收入上按市场规律办事,拿着天价高薪,但又同时享受一定的行政级别待遇,不用承担职业经理人的市场风险,其经营业绩无法与其收入和待遇形成良性互动。这不仅不利于激发央企的经营活力,也遏制了央企的创新能力。

  央企薪酬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厘清市场边界。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要根据高管的不同身份来拟定不同的职务职责和薪酬体系。具体而言,属于政府官员的高管,其薪酬应参照同等级别的公务员;而属于职业经理人性质的高管,则可按市场化原则来定价,并建立长期股权激励机制,收入与其盈利能力和贡献大小直接挂钩。( 吴龙贵)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