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摆脱人情漩涡还需领导带头

2014年09月04日 14:10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据9月1日《四川日报》报道,数月前,一名群众给天全县县委书记信箱写信反映,随着灾后重建中很多人搬进新家,接二连三的“入宅酒”有时一天要吃七八台,简直“吃不起”了。今年以来,雅安市天全县划定了村组干部和党员不操办、不参与“入宅酒”的红线,共查处5起村干部违反规定操办酒席的行为。

  婚丧嫁娶办宴席,在农村这样的熟人社会中,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本身也无可厚非。邻里、亲朋之间逢喜事送礼交往本是一种传统,是人融入社会、互帮互助、表达情感与尊重的一种方式。然而,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畸形的人情消费也不少。在一些地方,人情支出的名目越来越多,今天东家请,明天西家宴,频繁的红包支出只能通过想方设法的摆酒再要回来,如此一来二去,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人们在其中疲于应付,又无可奈何。这样畸形的人情消费一旦成风,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从整个社会来说,就形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以天全县为例,“天全县有1万余户重建户,如果都办‘入宅酒’,平均每户收3万元礼金,就涉及3个多亿的资金。这么大一笔资金大部分用在吃喝上,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可想而知。”账不可细算,一个“入宅酒”就能吃掉如此庞大的资金,而这些钱对省吃俭用辛勤谋生的农村父老来说,当然让人心疼。

  尽管人人皆以为病,要避而远之却又力不从心。人情消费犹如一个漩涡,将你吞噬其中,不可自拔。究其原因,既有好面子而互相攀比的文化因素,又有拿出去的要想法收回来的经济考量,更有一些领导干部借摆酒敛财的“灰色”因素。于是,一边叫苦不迭,一边又大肆操办,成为现代农村甚至都市一道奇特的景观。据媒体报道,在一些请客成风的村镇,有些家庭因不堪重负甚至不惜搬离家乡,远离亲友。这样的人情交往,到了最后,竟结出阻断人情的恶果。

  因为根深蒂固,要扭转这样的社会不良风气殊非易事,但也不是全无办法。对领导干部来说,端正自身行为,带头倡导“礼轻情义重”的良好风尚,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对村民来说,一方面加强引导教育,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向他们讲明讲透滥“摆酒”既害人又害己的事实,提倡勤俭节约;另一方面可通过村规民约,规定不许大操大办,互相监督,如有违反作适当处罚。这样既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又辅以村民的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持之以恒,必定能洗涤风气,还人情交往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事实上,就天全县来说,仅几个月时间,在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下,全县干部群众共取消灾后重建入宅酒5200余起,节约资金近2亿元,用于正常的生产生活,成效明显。

  相对于扭转人情弊病来说,修一条公路,投资一个项目,这样的成绩对领导干部来说更为简单明确。然而,还农村淳朴、节俭、文明的良好风气的重要性,一点不比发展经济差,且难度更大。令人欣慰的是,在群众的怨言面前,天全县党委、政府没有听而不闻,而是用心去做,并取得了成效。如果各地皆如此“用心”,又何愁社会风气不会焕然一新?(评论员 杨洁)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