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矫正“未富先懒”需多管齐下

2014年09月12日 16:04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未富先懒”,一个形象而无奈的说法,近几年来频频被引用,以形容当下面临的一种社会现象。“富二代”不愿创业,花天酒地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农二代”不会务农,到城里后又挑活,在用工荒情况频频出现时更为挑剔;“拆二代”则仗着家里的房子租金不思进取,“家里蹲”成为少数年轻人的理想职业。(9月11日《人民日报》)

  在传统观念中,“家里蹲”的通常都是一些无能者和失败者,是被社会竞争淘汰的弱者。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家里蹲”竟然成为理想职业,“啃老”变得习以为常甚至理直气壮。“未富先懒”不仅是指年轻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勤奋,也包括身体素质下滑、肥胖严重等。其既折射出社会变迁的另类印象,也和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密切相关。

  和“未老先衰”一样,“未富先懒”在本质上是一种角色错位。不论是“富二代”还是“拆二代”,先天赋予的身份并不重要,后天的角色扮演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关键指标。对于他们来说,“未富先懒”说到底是一种价值观的迷失。

  在一个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好坏的时代里,“出身论”、“血统论”的大行其道,让“富二代”、“拆二代”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徘徊不前。畸形的社会评价体系,让年轻人以成功、当官、发财为标准,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取的平凡生活却被认为不是成功的,觉得这有失尊严和体面。

  “未富先懒”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可谓是一种心理疾病、一种社会病态。一方面,在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中,父母不愿意孩子吃苦、受委屈,财富代际传承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规则;另一方面,对个人主义社会思潮的误读,让年轻人陷入极端利己主义的误区,即使成为“寄生虫”也毫不介意。殊不知,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才是个人主义最核心的内容。

  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将“板子”全部打在年轻人身上。以“农二代”为例,社会流动的加速和人生路径的多样化,让他们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农二代”不愿像父辈那样追求“保守的稳定”,而是试图在漂泊和迁徙中寻找人生突破和向上流动的可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有的“未富先懒”也具一定的积极意义,不能全盘否定。

  矫正畸形的“未富先懒”现象,让中国人,特别是下一代继续保持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就必须多管齐下。一方面,全社会必须大力倡导劳动光荣的风尚。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促进公平正义,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此外,必须对浮躁、喧嚣、炫富等不良社会心态进行纠偏。唯有如此,“未富先懒”才会越来越少。(杨朝清)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