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无车日暴堵谁的尴尬?否认汽车文明有失理智

2014年09月24日 09:09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然而,进入中国已有八个年头的城市“无车日”发挥的作用似乎并不理想——今年多个城市的“无车日”遭遇了拥堵。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22日早晨8时20分左右,北京全路网交通指数上升至8.6,通行比畅通时多耗时1.1倍以上。除石景山区为中度拥堵外,五环内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均为严重拥堵状态!“无车日”不仅未能做到“无车”,而且还遭遇拥堵,这样的窘境带给人们怎样的警示?(9月23日《 光明日报 》 )

  本次世界无车日主题为“我们的街道,我们的选择”。而北京、西安、杭州、郑州等地路面的真实状况却是……

  ■三言两语

  ●在中国,“世界无车日”只是一个传说……

  ——环球时报

  ●为什么只是一个“传说”?政府应该思量。

  ——秋翔

  ●无车日不能只让老百姓买单又让政府脸上贴金,做不好还说百姓的问题。如果:休假一天,出租车不上路不计算份钱,上午6小时单号下午6小时双号,所有公共交通免费,你看还有多少车在路上?

  ——岳月

  ●开车可以体面地堵在路上,挤公交地铁只能脸贴脸,面对面,感受别人的面。这是堵车时代的思维逻辑!

  ——蓝安

  ●周一+下雨+无车日,真是够了,原本20分钟的路程我足足开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

  ——宁小菇

  ●无车日当天同时实行全体员工放假,各大商场关门,也许就能做到真正不堵车了!

  ——景汐

  ●说因为地铁拥挤、公交辗转费事,所以不如开私家车、骑自行车,这只能是“累斗累”。无车日推崇绿色出行应该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应该确保高峰时间BRT及公交专用道只能给公交车使用,违者坚决依法处罚。应该做好科学分析尽量使公交最大可能覆盖城市,采用高峰快线、加大地铁密度等形式使公交便捷起来。

  ——刘小钢

  ●小汽车正步香烟的后尘: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占用土地……危害不低于尼古丁。

  ——王亮

  呼吁

  低碳出行需整体配套

  北京似乎没有买无车日的账,然而这仅仅是北京无车日遭遇的尴尬吗?据我在杭州的一位朋友在微博上拍的照片,无车日当天,杭州依然车流滚滚,她所行驶的主干道堵塞不已。可见,无车日拥堵绝非个别现象。尤其形成悖论的是,越是按理来说更急需无车日意义体现的一线大城市,对于无车日的感受越为淡薄,执行难度更大。

  这首先来自于几乎老生常谈的公共交通相对滞后,其实,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城市管理者在公共交通建设上的投入太少。无论是北上广还是杭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人口众多,流动量极大,尤其是以北京为模式的摊大饼城市结构,更造成了人口上下班的潮汐运动,因此哪怕修再多的地铁、提供再多的公交,都无法承受短时间内客流量的急剧放大。也因此很多人无法忍受公共交通的拥挤程度,而选择私家车出行。

  尽管近年来一线城市管理者陆续推出了限行、限号以及提高停车费等各种调控举措,但其杠杆效应并不明显。原因就在于人们出行需求的弹性很小,尤其是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中产以上群体对于各种经济杠杆的承受能力也在增强。而且上述举措还起到了贫富分化的反向结果,比如富裕家庭就针对限行限号购买更多的汽车,结果是路面的车总量没有得以减少。

  其实,无车日所倡导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在国内要成为现实,必须有更为配套的整体设计。大至城市结构的均衡化发展,摒弃摊大饼的过度集中,发展卫星城,让民众上下班、购物等需求被合理分摊,从而引导出行客流发散。

  而公共交通体系除了量的增加,更需要质的同步提升。比如包括公交、地铁站点便捷性的设置,公交路线的科学规划,出租车行业进一步放松管制,让更多竞争者涌入,如此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让大公共交通概念落实到每个微观环节。让民众感觉到顺畅、便捷、具备越来越高舒适性的公共交通,才能吸引更多人自觉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无车日拥堵”是可以想见的结果,然而这一切不是无法改变的。这需要民众对于公共交通整体利益的认识加深、愿意为了长远利益让渡目前利益,城市管理体系以人性化本位为主导,提供更多元化性价比更高的各类公共交通途径,最终还要归于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的均衡化发展。 毕舸

  不该随意挤占自行车道

  骑自行车出行是“世界无车日”最提倡的绿色出行方式之一。但记者走访岛内4个路段,仅看到一辆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骑行。记者还了解到,厦门岛内在建的自行车道频现“断头路”,加上之前道路规划不完善,导致自行车在岛内许多地方“无路可走”。(9月23日《海西晨报》)

  在我们许多人的记忆中,自行车曾几乎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出行全靠它。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中国,如今“汽车热”不断升温,城市中机动车道不断拓宽,自行车道却在萎缩甚至消失,然而,交通却依旧拥堵。

  自行车道现在成了“大众情人”,谁都可以占用。不是被乱停乱放的小车牢牢占领,就是窨井盖丢失形成陷阱,或者是电线杆拉线横在路中成为“绊人索”,坑洼不平的路面随处可见;商贩占道或施工侵占成了“断头路”,让自行车“无路可走”。

  城区自行车道大量被挤占,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非机动车道的使用者多是中低收入的市民、学生或农民工,一般不被重视。如果城市自行车道随意被侵占,对我们这些使用自行车的人来说,则意味着自己的权利被剥夺。我们使用自行车的行为将成为一种“危险行为”。

  中国应保持自行车的数量,并确保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便利通达。政府应该“以人为本”,保障自行车道回归本来面目。 汪代华

  延伸

  倡导理念 不应懈怠

  记者走访了解到,多名公务员反映,今年没有收到上级文件通知,因此不记得无车日这个活动。在公务员群体看来,无车日之说“没有实际意义”。已经可以看出政府对无车日的态度和预判如何了,那就是这种做法“太虚了”,无车日之说是空谈。(《南方都市报》)

  在特定的一天时间倡导不开车,并在城市特定区域内强制式禁行,这样的努力对路畅天蓝到底能有多大作用?尽管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回答,但在车辆越来越多,路越来越难行和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无车日”绝不是少开一天的问题,而是通过这种形式提醒公众的环保理念。

  “无车日”不开车,是有车族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理性的汽车文明素养。特别是对于公务员群体来说,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姿态,更是一种率先垂范,如果公务员对于无车日都不积极支持,那么要让老百姓不开车乃至低碳出行就事倍功半、大打折扣。

  路畅天蓝,固然需要政府加大治理力度,但是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环保行动,埋怨不能泛滥,行动才能改善。作为单个个体,我们决定不了路畅和天蓝,但是更多人参与后形成的合力,可以决定全社会环保理念的高度。政府公务员如果都没有低碳出行的共识,社会共识就是一句空话。

  “无车日”效果也许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总会或多或少地提升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无车日,公务员请不要懈怠。 魏青

  反证

  否认汽车文明有失理智

  拥堵不堪的自然不只是北京。笔者所在的济南,也能深切感受得到,这个星期一和往常的星期一并没有什么区别,该堵的街道还是堵,路况没有任何的改变。“起个大早,差点迟到”的怨气,仍然出现在许多白领身上。当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无车日”活动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环保、节能宣传效果的时候,出现于我国各大城市的堵车现象却让“世界无车日”遭遇“堵车日”的尴尬,原因一是我国民众对于汽车正处于“饥渴期”,整个社会对于汽车,还在“蜜月期”。给一些人谈“不开一天车”,就相当于给一位饿了几天的乞丐说“别吃太撑”,要节食,要保持体型,更要保持健康。数据显示,2013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3741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05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0892万辆。其中私人轿车6410万辆,增长20.8%。

  再者,公共交通整体服务质量的问题,让大多数开上车的人很难再有乘坐公交或地铁的想法了。开车堵在路上,至少比在地铁里和公交车里挤成照片要舒适的多。

  此外,有两个逻辑要分清,一是,“世界无车日”本就与堵不堵车没有任何关系;二是,“世界无车日”拥堵与公民素质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在中国汽车保有量仍然有很大潜力的当下,一味地否认汽车文明是有失理智的,城市管理者更不应该把堵车的怨气全撒到“百姓不环保”上面。

  需要追问的是,我们的城市,真就拿堵车一点办法也没有吗?不堵车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每一位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也都不想在“世界无车日”这一天享受不堵车的生活。城市治堵,关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果城市道路规划不尽合理、交通秩序混乱,则即便是天天都是“无车日”,都有可能面临大堵车。

  “世界无车日”没有强制性,它只是在宣传一种新的出行与生活理念。但是,各个城市对于交通的管理,却不能持续观望下去。在堵车这一世界性难题上,城市的管理者们真就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伦敦、东京等密度不比北上广小但不怎么堵车的城市。王传涛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