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条马路半年15塌 郑州“路脆脆”曝城市建设通病

2014年09月25日 21:0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郑州市西三环路今年5月建成通车半年来接连塌方15次,相关部门却推责“喊冤”。在“塌塌不休”的城市道路背后,是不是“豆腐”工程?“病根”到底在哪?

  水害引发塌陷 相关部推责“喊冤”

  9月23日凌晨,郑州西三环路与中原路东南侧的快车道上又出现了一个面积达20平方米、深约3米的大坑,所幸塌陷发生在凌晨,没有人员和车辆掉下去。这已是4月份以来出现在西三环路上的第15次塌陷。

  今年5月建成通车的郑州市西三环道路,全长12.4公里,是在原有的三环路上新建一部分高架路桥形成的快速环路。郑州市政府24日发布的情况通报称,西三环老路段修建年代较久,地下管网种类繁多,新旧管线密布,受到扰动时容易发生渗漏,诱发塌陷。另外,路面塌陷多数与水害有关,雨水及地下管线、管井渗水长期侵蚀道路地下结构,导致出现沉降、塌陷。同时,西三环路进行地下管道顶管施工,诱发了进一步变形沉降,形成连续性路面塌陷。

  “病因”初步查明,相关部门均在推责“喊冤”。郑州三环快速路西三环项目部副经理李海岩表示,此路面塌陷涉及自来水、热力、污水处理等多个部门,具体塌陷原因还待进一步查明。他们只负责路面质量监管,有关路面下边问题因情况复杂不属于他们监管范围。

  郑州市自来水公司维护抢修人员说,在此路段下埋的自来水管道很安全,虽然几十年了,但从未出现问题。自从今年5月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西区供热分公司管线施工后,该路段就频频出现了塌陷。而中原环保公司西区供热分公司客服主任范俊生说:“我们是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如果原因确认后,是谁的原因谁负责嘛,或者进行整改,或者进行修复。

  “城市通病”如何避免

  针对成因,郑州市已拿出综合整治方案,但“15塌”引发的议论和思考并没有结束。

  近年来,北京、哈尔滨、大连等地也不断曝出路面下沉、塌陷等事故。9月份的第一周,韩国首尔等城市也相继发生了4起道路沉洞事件。记者发现,这些事故共性原因无出“地下管网”和“地面积水”左右。地下管网建设落后,早已是城市建设的一个共性难题。

  今年6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针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多重问题,开出了药方,但执行起来,仍阻力不小。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袁聚平说:“郑州从2012年起就进行了地下管网的普查,但是对其老化程度仍很难掌控。目前郑州新城区已经建有地下‘管廊’各种管线在管廊里安排得井井有条,但老城市的地下设施如何改造?涉及几十个部门,改造成本高昂,这个难题仍有待破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认为,出现问题相关部门互相推诿扯皮,就会导致问责大打折扣,最终损害的是公共利益。只有对相关方面施以严厉的监督和问责,类似“路脆脆”的问题才能有效遏制。

  “城市建设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值得反思。”城建专家、郑州市政管理处原总工程师李明哲认为,频繁塌陷地段原本地势低洼,以前有条排涝明渠从此经过,在城市扩建中被填埋成道路,雨水排放改为地下涵道,虽然排水系统一再扩容,仍难避免“雨后观海”的城市之痛。城市建设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雨水而不使成害,需要智慧和创意。(记者郭久辉)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