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尸位素餐是另一种“吃空饷”

2014年10月13日 16:13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随着反“四风”的成绩单近日公布,专项整治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16.2万多人的数据引发关注。毫无疑问,数量巨大的“吃空饷”行为背后隐藏着利益输送和制度漏洞。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一些公职岗位的工作人员甚至是领导干部,长期尸位素餐,拿着薪水混日子,这本身也是一种“软腐败”,其危害不亚于“吃空饷”。

  长期以来,一些政府官员习惯上认为,在已有职务上稳稳熬到时间,自然会被提拔;如果太冒头工作,反而会有“出事”的可能,影响晋升。因此他们对上级要求落实的政策敷衍了事,对群众的迫切呼声草草而过,“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过一天”“点点鼠标翻翻网页到下班”。这种爱做“太平官”“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不少人的为官之道。

  此类尸位素餐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显而易见,尤其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行各项改革,群众普遍期待政策落地惠民的重要关头,尸位素餐已经不仅仅是不良官场作风,而是关切到改革落实成效的重大责任问题。尤其对一些事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官员来说,尸位素餐无疑会造成改革的“肠梗阻”,是渎职。

  相比较来说,“吃空饷”易查,尸位素餐则更具有隐秘性。恰恰是这种隐秘性,导致当前部分政策落实环节多、进度慢,一些部门重布置轻落实,推诿扯皮;部分干部遇到困难“躲着走”、不敢担当,甚至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

  改变这类现象,无疑需要严格的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需要完善包括法律在内的制度构建。要在政策的落实中去检验干部的成色,对群众呼声无动于衷,对政策落实一再敷衍的部门,要追究其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依法依规追责问责,不能让问责成为“橡皮筋”。用反腐一样的魄力和手段,惩治尸位素餐,彻底消除这种不良现象产生的土壤。

  尤为关键的是,在与尸位素餐现象作斗争时,要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广泛参与。晒出政府部门岗位、人员、职责,让政绩考核在阳光下运行,在推进改革、落实政策中,列出清单,明确时限,落实责任,用最广泛的民意监督,严把改革督查关,督促官员廉洁勤政,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闫祥岭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