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孩打骂母亲砸8部手机 经特殊教育写下7页忏悔信

2014年10月15日 10:31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晨晨(前)正在参加劳动。

母子意外相见,晨晨激动落泪。记者刘海锋 摄

  10月10日下午,在红安鹏翔特殊教育基地,武汉市民张女士见到了阔别40天的儿子晨晨(化名)。面对这意外的惊喜,晨晨显得尤为激动,一头钻进了妈妈的怀抱,痛哭流涕:“妈妈,我知道错了。”

  儿子的蜕变似乎太过突然,就在两个月前,晨晨还是一个动辄摔电视砸手机、对妈妈拳脚相加的问题孩子。

  两年砸坏8部手机

  晨晨今年19岁,如果不出意外,他本该在武汉某三本院校念大二;可今年春节后,他却突然赌气不肯上学了,终日沉迷于网络世界,脾气也日渐火爆。

  今年3月的一天,晨晨在家给妈妈打电话,要求带他出去买鞋子。张女士因当时在外面办事,便答应晚点回家再出去买。但晨晨死活不同意,要求妈妈立即回家。

  再次遭拒后,晨晨一下火了,顺手将自己的一把吉他给砸了。可能还嫌不解恨,见房间里还有一台小电视,也一并砸了。

  电话那头的张女士又气又急,却不知道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后来他干脆把手机给砸了。”张女士说,从3月份开始,他先后砸了3部手机,其中两部仅间隔一天,价值分别为3000元和1000元。如果算上以前砸的,两年时间里,晨晨一共砸坏了8部手机,总价值超过2万元,这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

  打骂妈妈渐成常态

  10月10日,记者在汉口金银潭某小区见到张女士时,她嘴角还有明显的瘀青,这些伤竟是晨晨殴打所致。

  “如果不给钱,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张女士说,被打以后嘴巴全肿了,半边嘴都烂了,“他每次推我劲都很大,往后一退就把头撞肿了,自从他第一次动手后,只要开口要钱遭拒,就会拳脚相加毫不留情。”

  好几次,张女士被打得直喊救命,生怕打出人命来,即便如此,儿子也没有丝毫的悔悟,甚至还阻止她求救。张女士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挨了多少次打,对晨晨她感到既陌生又绝望。

  “自己的儿子成了这个样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那些土匪流氓都不打自己的父母,这个孩子他没有道德,没有人性。”她无数次地问自己,儿子到底怎么了。

  她向心理医生倪文武求助。

  倪医生说,张女士找到他时,已经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扬言要在饭菜里下毒药,母子二人同归于尽。“她当时嘴巴还有血迹,整个人精神状况非常差。”

  所幸,经过两个小时的心理干预,张女士心态得到调整,生活信心渐渐恢复,决定继续拯救儿子。

  倪医生经过深入了解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原来,晨晨的爸爸妈妈在他一岁的时候离婚,妈妈要挣钱养家,教育孩子的重担全部落在外公外婆身上。外婆溺爱晨晨,就连鞋带都要帮忙系好。相反,外公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打。“一调皮就扇嘴巴,看到他哭,就把他拖到卫生间里面去用冷水浇。”

  外公不仅打外孙,还打女儿。张女士说,父亲不满自己离婚,认为掉他的底子,曾当着晨晨的面扇过她的嘴巴。

  “特殊教育”让他“变形”

  在倪医生的建议下,张女士于今年9月1日,将儿子送到了位于红安的特殊教育基地。在基地里,晨晨接受了军事化的管理,生物钟渐渐得到规范,一些特殊的课程设计,也让他的注意力得到了转移。

  在这里,他每天都要干喂猪之类的农活,还要在课余时间帮附近的农户打扫庭院、清理猪圈;此外每天都会和心理咨询师沟通,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

  10月10日下午,记者见到晨晨时,他正和同伴一起在猪圈喂猪,汗水已经渗到了眼镜片上。“从小生活在城市里,从未想过餐桌上的食物来得如此不易,妈妈挣的钱更加要珍惜。”晨晨说。

  经过沟通,记者发现晨晨已经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当时也是冲昏了脑袋,太傻了。”晨晨同时坦言,小时候外公打他,给他带来了心理阴影,至今想想都很害怕。

  当天下午,喂完猪回到基地学习区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让晨晨加快了脚步。“妈妈,妈妈,”两个月未见,晨晨情绪一下失控,冲上前去抱住妈妈,痛哭起来。“之前做了很多,都是一些大逆不道的行为,我对你说一声对不起。”晨晨哭着说。

  母子二人寒暄片刻后,基地工作人员将一封长长的信交给了张女士,原来,这是晨晨连夜写好的忏悔信。

  张女士在回武汉的路上,含着泪念完了这封信。

  “亲爱的妈妈,近来还好吗?……从过年期间的赌气不上学,再到砸家里的东西,再到暑假期间开始动手,到最后隔段时间对您发火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儿子每天睡前都在想,会思念您和外公外婆以及所有的亲朋,我爱你们,我要常怀感恩之心——从前的不孝子。”

  面对儿子给自己写的第一封信,张女士心里五味杂陈。“如果写的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那我确实很高兴,而且是惊喜。”记者刘海锋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