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盲人节浙江捐“声” 盲人点亮心灯

2014年10月15日 18: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杭州10月15日电(见习记者 张骏)这是一张普通而特殊的节目单,泥土色的纸页上写着简明的表演项目。不过,坐在浙江图书馆报告厅里的200余位盲人看不到,拂过页面,一个个凸起的盲文像泥土上耕犁的沟壑,盲人门用手指“看”到了节目单。

  10月15日,第三十一个国际盲人节,200余位盲人在浙江图书馆听诵了一场诗歌会。经典美文与动人诗歌,从文字转换成声音,这些声音将收录到浙江省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网站“有声读物”数据库,为视障人群点读播放。

  海伦凯勒曾说,“最难以忍受的不是眼盲,而是明眼人对盲人的态度。”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有1263万盲人,浙江省就超过40万。中国每年有30余万种新书上市,但对视障人群来说,他们的阅读增长量几乎为零。

  如浙江大学志助盲志愿者黄智奇所言,常人看之平常的读书,对盲人朋友来说是何其困难与珍贵。

  “尊重、理解与关心”,15日的盲人公益活动并不是浙江图书馆首次关注盲人群体。自2003年5月开办盲人图书馆以来,浙江图书馆已经服务了2万多视障读者。3500多册盲文图书,自制盲文文献900余册,有声读物10000余件,专业盲用设备……

  说起与浙江图书馆的盲人图书馆的渊源,82岁的鲍亦秋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曾在大学执教的鲍亦秋每天需阅读大量文献,本就喜好读书读报的鲍亦秋还常网上找寻最新的学术信息。“2007年突患眼病,我看不了书也读不了报,电脑也没法用。”鲍亦秋叹言,“那个时候我是痛苦的。”

  历经沧桑的鲍亦秋告诉记者,对待往事,他都能淡然笑之,但因为眼疾没法看书读报让他感到,“精神世界的贫瘠让我更痛苦。”

  偶然得知浙江图书馆开办了盲人图书馆,让鲍亦秋欣喜觉得,“仿佛在黑暗中又找到了一盏明灯。”

  鲍亦秋笑着告诉记者,“我远在重庆的老战友年纪大了,眼睛也不行了,渴于阅读的他苦于找不到盲人图书馆,我录了浙江图书馆的有声书给他。”战友情在阅读中延续至今。

  王保平也是浙江图书馆的常客,开了两家盲人按摩院的他喜好读诗写诗。站在诗歌会的舞台上,他笑着说,看来我并不是一个异类,喜欢读诗的人大有人在。

  王保平告诉记者,眼睛看不到,他用写诗和读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有时一个人读诗,读着读着就泪流满面。”王保平有些难为情地说,“我爱人还笑话我,不过,一个人总该有他自己的爱好,我爱好读诗写诗,这是从小的事。”

  浙江图书馆举办的国际盲人节公益活动,倾力举办诗歌朗诵。王保平对此倍感欣慰,“现在的人们都太浮躁了,一个劲往前冲,有的时候也该停下来,听听心里的声音,我心里的声音就是我写的诗。”

  王保平朗诵自创诗歌《我读我自己写的诗》时,穿上舞台的衣服上印有一句英文,“dreams of the night(夜晚的梦)”。当记者解释给他听时,王保平惊喜地说,他并不知道衣服上的印有图案。不过,这句话恰是王保平内心的声音,“诗歌不就是我黑夜中的梦吗?”(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