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遭遇大面积空气污染 南京蓝天计划或泡汤

2014年10月17日 10:28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南京昨中度污染,有市民全副武装出行。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胜 摄

  南京昨天污染进一步加重。不仅仅南京,整个长三角都陷入了雾霾污染“城市群”中,而与之前北方污染不同的是,此次江苏受到了秸秆燃烧,以及北方污染团入境的多重的影响。而面对雾霾多发季节的到来,南京的蓝天目标或要再次落空。为尽量完成国家和南京全年空气质量考核目标,南京环保部门已经制定了“加强版”特别措施,剩下2个半月,一旦遭遇持续污染天气,南京将在低污染级别时,就提前启动停产减产临时管控措施,以减少污染天数。

  南京要完成蓝天计划

  需要实现219个蓝天

  只能出现146个污染天

  可现在已经出现了137个污染天

  这也意味着

  只要再有9个污染天

  蓝天计划就要泡汤

  南京1—10月份空气污染状况

  月份 污染天数

  1月 24天

  2月 13天

  3月 16天

  4月 12天(其中8天臭氧超标)

  5月 27天 (其中17天臭氧超标)

  6月 20天(其中9天臭氧超标)

  7月 13天(其中6天臭氧超标)

  8月 2天

  9月 6天(其中1天臭氧超标)

  10月 4天(截至10月16日)

  总计 137天(共计41个臭氧污染)

  污染又抬头!

  南京空气昨中度污染

  原因:气象状况稳定,污染物难扩散

  昨天的南京一片土黄色,阳光和蓝天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浓度不断上升的PM2.5。空气较前一天进一步恶化,达到了中度污染水平。

  下午15时,南京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南京空气污染浓度为158微克每立方米,属于中度污染级别,而主城区的草场门、奥体中心等监测点AQI指数都已显示成“深红色”。此时户外空气十分糟糕,在高楼上看远处已经被“薄纱”遮挡。

  据悉,由于近期气象状况稳定,在失去大风帮忙后,又遇到早晚温差“助力”,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难以扩散,因此前天南京空气就开始走下坡路。根据监测,南京当天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23,属于轻度污染。其中PM2.5日均浓度为93微克/立方米,超标0.24倍。

  由于气象条件没有改善,昨天的污染进一步升级。而昨天凌晨有网友反映在南京闻到秸秆焚烧后的焦糊味。不过昨天环境监测机构给予否认,他们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根据15日草场门黑碳浓度变化显示,该污染因子浓度范围在2.0-7.7微克/立方米,比14日有所上升,但属正常值范围。据悉,黑碳是监测机构判断秸秆焚烧较为靠谱的指标。所以,南京本地没有受到秸秆大面积影响。

  江苏遭遇大面积污染

  原因:周边省份烧秸秆,北方雾霾南下

  环境专家分析,此轮污染主要受不利气象条件所致。与此同时,长三角多个城市也都被PM2.5“攻下”,成为继北方雾霾之后接踵而来的雾霾“城市群”。那么,这次江苏所遭遇的污染,与之前北方的大面积污染有何不同呢?

  据悉,此前北方雾霾主要是地方扩散条件不利,加上外围有秸秆燃烧,导致污染加剧。但是此次江苏的污染,不仅有如上的一些因素,还和冷空气过境带来北方污染团关系密切。

  “这轮江苏境内污染来势汹汹,也和秸秆焚烧脱不了关系。”昨天傍晚,省环保厅大气办江部长透露,陷入污染的不仅是省会南京,江苏西南部大片城市都受到影响。她透露,继前天环保厅通报徐州发生江苏秸秆“第一把火”后,昨天,我省虽暂未发现卫星火点,但结合环保部卫星抓拍火点综合分析,周边包括河南、安徽、山东等省一直在持续烧秸秆,火点密集,对江苏形成“包围”;如果晚上江苏本地再突发性秸秆焚烧,在东北风助力下,“污染还会进一步加剧”。

  大气环境也不给力。监测显示,从周二起到昨天,江苏一直处于大气高压区均压场内,风速弱小,污染物沉积稳定,扩散条件不利;而从昨天凌晨起,有一股弱冷空气过境,自北向南影响江苏。

  由于距海不远,我省北部包括连云港等市空气雾霾率先被吹散,连云港、南通等市昨天中午已率先转至良好,但下午风向一转,东北风把污染颗粒往西部压,处于我省西南方向的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市,污染没有减轻反而加重。冷空气反而将北方污染团带入。

  环保厅监测记录显示,到昨天下午4点半左右,省内十三市中,镇江轻度污染,南京(168)、无锡(176)、苏州(185)三市均为中度污染,常州污染在全省最严重,已达204,重度污染。其他9市已脱离污染,最好的是连云港,AQI值为43,优秀。

  数据统计>>>

  今年“蓝天计划”估计得泡汤!

  南京已进入到了10月的雾霾频发时期,这不仅让市民叫苦,也让今年南京制定的219个“蓝天计划”形势严峻。记者获悉,要实现蓝天计划,今年南京只允许出现146个污染天,而截至昨天,南京已经有137个“脏天”。也就是在剩下的2个半月时间里,南京仅剩9个“污染指标”。不得不让人大叹一声:蓝天计划,悬了!

  记者注意到,南京去年1-8月PM2.5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但今年为78微克/立方米,上升幅度为13%。虽然南京PM2.5平均浓度的上升幅度不是最大,但PM2.5的平均浓度仍然在全省排名第一。

  记者追问>>>

  “青奥年”空气为何还这么差?

  今年是南京的青奥年,为何空气却还是如此不给力呢?记者获悉,除了臭氧频繁超标外,本地扬尘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特别是上半年,为了迎接青奥,南京2000多个工地开挖施工,面积大范围广,扬尘肆虐充斥在空气中。尽管相关部门加大对工地的监管力度,但是南京四处还是可以看到飘散的扬尘。

  此外,今年5月,江苏在月头和月尾两次经历了北方沙尘天气,大部分地区达到中重度污染。南京三面环山的地形本来就容易使得污染物淤积,如果没有大风大雨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本来就不容易扩散。若在此基础上,再出现外界污染频繁介入,就会使得空气变得更加糟糕。而如今10月份,秸秆燃烧也开始出现了抬头之势。

  究竟怎么治?

  “青奥版”管控措施可能成常态

  环保部门已制定“加强版”特别措施,已上报市政府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为尽量完成全年空气质量考核目标,环保部门已经制定了“加强版”特别措施,剩下2个多月,一旦遭遇持续污染天气,南京将提前启动停产减产临时管控措施,以减少污染天数。

  南京首次没预警就启动控污措施

  今年年初,国家环保部给南京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国考”考核目标是PM2.5浓度下降2%,而南京自定的全年蓝天计划是,实现219个蓝天,根据这两项目标,南京今年全年的PM2.5浓度要从去年77微克/立方米下降到75.5微克/立方米以内,而污染天数则要控制在146天以内。

  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1—8月,南京PM2.5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比起去年同期的69微克/立方米,上升了13%,已经超过“国考”目标。从“脏天”天数看,南京的蓝天计划也很悬,年度考核“双目标”或难以完成。

  面对污染天,上午11点,南京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发布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通知,要求各部门、各区政府(园区)和相关企业、单位采取控污措施。

  记者从南京市环保局了解到,根据《南京市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方案》,AQI达到200才会启动蓝色预警,这是南京首次在没有启动污染预警情况下,提前采取控污措施减少空气污染。

  青奥期间的临时管控可能成长效措施

  记者昨天从环保局相关人士处了解到,为了在最后2个多月冲刺空气质量,环保局已经拟定了一份特别管控措施方案。

  昨天采取的增加道路冲洗、控制工地扬尘等措施,已经是特别措施的“演练”。据透露,特别措施主要内容是,一旦预测到将出现持续污染,不需要按照《南京市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方案》中规定的AQI超过300才启动严格的管控措施,在AQI指数更低时,就可以采取道路冲洗、工地部分停工、工业企业减产等等应急措施迅速改善空气质量,管控措施类似青奥临时管控,首先要停工的是处于土方施工、桩基施工、拆迁施工阶段的工地,工业企业减产从20%“起步”。

  “从青奥会的临时管控成效看,这些措施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是肯定的,因此可以作为长效措施。”该人士说,空气质量关乎每一位市民的利益,政府部门有责任尽最大能力予以保障。据悉,这套方案已经形成文件,将在近期的市政府相关会议上讨论通过。

  是否会人工增雨?暂时还不具备条件

  面对这样的污染,是不是也要采用人工降雨呢?南京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人工增雨联动机制是南京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但是由于云层条件不符合要求,只好作罢。该负责人表示,人工降雨是需要外界条件的。要有适合的天气条件,空中要有充足的云水资源,还要有适合降雨的天气动力条件。满足了这两个基本条件,各种增雨设备才能将催化剂送到云层中,并产生作用。而且,人工降雨并非是只要空气污染了就会使用,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干旱情况,以及气象条件。(记者 王娟)

【编辑:张海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