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开工 俞正声发贺信

2014年10月17日 13:27 来源:新疆日报 参与互动(0)

  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开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发来贺信张春贤宣布开工

根治千年水患,造福240万各族人民的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今天正式开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向工程开工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帕特木卡西防洪点宣布工程开工并发表讲话。

俞正声在贺信中向自治区及各族人民表示热烈祝贺。贺信说,叶尔羌河防洪治理是关系民生、关系民心、关系新疆工作大局的重大工程,希望你们切实把这项惠及广大群众的德政工程建设好。

张春贤宣布工程开工。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水利兴则新疆兴”,兴建了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项目,水利事业大踏步发展,进入了投资规模最大、安排项目最多、基础设施建设最快、惠及群众最广的时期,走出了一条富有新疆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叶尔羌河流域总人口240万,灌区灌溉面积660万亩,是新疆最大的灌区,叶尔羌河也是新疆洪灾最多、农民防洪负担最重的河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叶尔羌河防洪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李克强总理明确强调,俞正声主席多次进行协调,中央国家部委积极主动、大力支持,保证了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早日开工。

张春贤在讲话中说,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是一件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叶尔羌河流域各族人民期盼已久、倍感振奋的大事,对南疆根治水患、改善民生、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张春贤指出,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关系民生、关系民心、关系大局,是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大成果,是减轻南疆农民劳务负担的民生工程,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扶贫工程,是争取人心、促进长治久安的政治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张春贤要求,自治区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全力以赴支持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工程建设者要严把质量关和安全关,工程建设要最大限度吸纳当地群众参与,为他们提供就业增收机会。沿线各族群众要发扬新疆精神,积极投身工程建设,通过自身努力,勤劳致富,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张春贤说,我们一定要全力打好这场攻坚战,在千古成灾的叶尔羌河上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矗立起一座不可磨灭的历史丰碑。根治千年水患,造福子孙后代!

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矫勇在讲话中对工程开工表示祝贺,希望自治区和兵团水利部门以及各参建单位,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确保建成高质量的精品工程。

开工仪式还专门邀请了叶尔羌河流域附近的居民参加。莎车县阿斯兰巴格乡阿热卖里村农民买买提·恰瓦代表大家上台发言。他说,以前每年洪水泛滥时,村里每家出人出力出钱,砍伐杨树、沙枣树用来加固河岸,后来杨树、沙枣树少了,村民们只能砍果树,看着刚刚挂果的果树,大家的心里像刀绞一样。今天,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开工了,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今后,将彻底结束出义务工防洪的历史,再也不用砍伐树木来防洪了,子孙后代都可以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了。

开工仪式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宣读了俞正声主席的贺信。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黄卫主持开工仪式。喀什地区、兵团第三师主要负责人也在仪式上发了言。

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全长1289公里。千百年来,叶尔羌河水患一直对沿岸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每年汛期,流域内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要参与防洪,物资投入数以亿计,多数又被冲毁,年复一年。为此,今年自治区筹措财政资金2000万元,对现有34处简陋堤防进行加固,提高了防洪能力,有效减轻了沿线农民的防洪负担,保证了汛期平稳度过。

当天开工的叶尔羌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采用库堤结合的方式,通过修建叶尔羌河平原灌区沿线堤防护岸工程,到2017年,使重要防护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一般险工段达到10年一遇,有效减轻叶尔羌河沿岸四县及兵团团场防洪负担和防洪压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决定,投入140多亿元对叶尔羌河流域进行系统治理,建设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和沿线堤防护岸等永久性防洪工程。

自治区和兵团领导白志杰、刘新齐、史大刚、弯海川、阿布力孜·尼亚孜等出席开工仪式。

压题图片:10月16日,在莎车县帕特木卡西防洪点举行了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开工仪式。(本报记者卢民一摄)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