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将近 媒体吁网民“添砖”

2014年10月22日 09:1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距离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77天时,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行了“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启动仪式。宋峤 摄

追求幸福和梦想的人们,更需要留一块可以痛哭的净土。因为痛,会激发前进的力量;哭过,才珍惜明媚的笑容——12月13日,以法律的形式,以国家的名义——第一个“国家公祭日”离我们越来越近,今天,距离今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还有52天。

  网祭 托物言志的新殇地

  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索能为大众广泛接受的祭奠形式,逐渐成长起来担当民族责任的一辈后人也需要一方能够心手相连的空间。在没有网络虚拟空间之前,纪念馆是人们借景抒怀托物言志的聚集地。南京,这座在抗战中留下最惨痛记忆的城市,也最先开始集体表达哀思。

  1985年8月,在江东门集体屠杀和“万人坑”丛葬地遗址上建造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落成,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系列中最先开放的纪念馆。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57周年祭日,南京市再开全国先河,首次在全城拉响了警报,放飞和平鸽。此后,沈阳等更多城市也仿照南京的模式拉响警报,遥寄先人,警示后人。如今,这警报已经响彻了20年。

  在对遇难同胞的公祭从地方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的2014年,网络新媒体成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宣传和平正义、凝聚中国力量、孤立日本右翼势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据报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网上纪念馆”今年3月上线以来,吸引了境内外网友的广泛参与,不少网友主动将身边的抗战史料、图片上传到纪念馆中。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网上纪念馆”的总点击量超过了2800万人次。

  9月30日是中国首个“烈士纪念日”,有三十多万青年自发登录天堂纪念网祭拜烈士,通过鼠标点击完成献花、点烛、烧香、敬酒等表达崇敬之情。天堂纪念网成立于2010年,该网开设的中华英烈网和中国远征军纪念网上,为15万名烈士建立了网上纪念馆,每天进入著名抗日英雄戴安澜将军纪念馆祭拜的网友都过万人。

  还有今年7月6日上线的国家公祭网,已经有180万人次参与网上祭拜。

  突破了时间、距离、场地的限制,中国人用一种更加文明、更加理性、也更加深沉的方式,表达着对历史的思考,为未来的祈愿。

  公祭 无声中凝聚民族的合力

  迎接公祭,为永不忘却的记忆留一片安静的空间,今人共识,天涯同心。

  南京,作为确定的今年12·13国家公祭日的公祭场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在整肃妆容。配合南京大屠杀史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记忆遗产,周边地区的城市功能重新定位、重新规划,立意更为严肃。

  “我们已经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师何镜堂进行规划方案的设计。”据南京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何镜堂院士主持了纪念馆新馆和胜利广场三期的设计,因此对周边地块重新规划设计,他最权威。

  据透露,将于下个月公示的规划方案中,重新规划设计的范围东到莫愁湖,西到滨江大道,北到汉中门大街,南到集庆门大街。整个设计以纪念馆为中心,分为内圈、中圈和外圈,内圈是纪念馆周边近距离区域内,将预留绿化空间,严格控制建筑量;中圈以绿地为主,兼顾一些展馆功能;外圈适当加入一些商业。周边地区尤其是以纪念馆为中心的东西方向地区,将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原则上近距离内所有的建筑不得超过纪念馆最高建筑的高度,即18米,往外围可以适当放宽建筑物的高度,但最高不得超过32米。建筑物的色彩、外观也都有严格要求。纪念馆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将在12月前完成。

  在海外,位于美国旧金山市中国城中心的首座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已经启动,将于明年9月建成。纪念馆发起人、馆长方李邦琴介绍说,纪念馆“纪念的主要内容以抗日战争中日本的暴行、中国屈辱的悲情为衬托,展示中华人民抗日战争的牺牲和奋斗,我们保家保国大无畏的精神以及我们中国民族的气节。”方李邦琴说,建立纪念馆首先是保护历史的真相、纪念先烈们的事迹;提醒中国人和美国人曾经肩并肩战斗过;以及向世界宣示华人华侨爱国的情怀和精神。

  伟大的国家不会丢弃过去的历史,挺立的民族不会忽视自己的英雄,追求幸福的后人不会遗忘先辈的苦难。无论我们是走进纪念场馆做一次深情的凝视,还是上网络平台捐一块虚拟的城砖,想象它垒上坍塌的城垣,都有一种继往开来的豪迈动力在血脉中流淌,如此实实在在。

  全媒体行动 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为《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的另一大亮点,由新华日报、扬子晚报、中国江苏网记者共同组成的报道小组日前赴日采访。

  “一到日本就见到导游大李,一个人高马大的东北汉子,20年来一直在日本福冈从事服务行业。虽然早就取得了日本的‘永住权’,并可以加入日本国籍,但他一直没有加入。记者跟他说起今年12月13日的首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活动,他说这个事儿早就了解了。虽然人在日本,但对中国的事儿还是特别关心。听他这么说,我们对此行充满了信心。”报道小组牵头人、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陈炳山说。

  10月初,采访组从长崎到福冈,再到大阪、京都、东京,实地探访了10多个纪念馆、资料馆等,既采访了长崎原爆纪念馆、和平公园、爆心地公园等以反战、和平为主题的公立纪念场馆,也采访了长崎和平资料馆、大阪立命馆大学国际和平博物馆、东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等民间组织所建场馆,采访了日本的历史学家、致力于揭示历史真相维护和平的社团组织、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侵华老兵、政府官员、经历二战伤害的普通民众和在和平年代长大的学生老师等。每到一座城市,记者们都是带着行李直奔采访现场,夜里才赶到酒店办理入住手续。6日当天,一大早赶飞机,到长崎后从机场直接奔赴采访地,一直到晚上8点30分,其间只是中午在机场吃了一碗面条。在日本的10天,这样高强度的采访是家常便饭,随行的翻译一天下来,经常累得讲不出话来。

  采访团既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险恶用心,也感受到日本爱好和平人士的良心,也使中国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初心赢得日本民众的理解和支持。相关报道近期将在新华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全媒体陆续刊出。“我们是用这样的方式为国家公祭添一块砖。”

  “添砖” 选在值得纪念的时间地点

  10月17日,站在宛平卢沟桥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如东县文广新局党组成员、文化馆馆长丁必忠拿出手机,点开了微信收藏里一个“新华报业-国家公祭·众志成城”的链接,捐了一块“城墙砖”,编号119382,并选取了留言“勿忘国耻,祭奠英魂”。

  这个链接20天前就在丁必忠的朋友圈里流传开了,最初来自一位在新华日报工作的朋友。“这可不是友情点赞,而是带着一份责任感参与其中的。”老丁把“捐砖”的行动转发推荐给了不少身边的人,可自己的那块“砖”却放进了收藏。他在等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和地点。

  17日,作为南通社科联(北京大学)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丁必忠前往卢沟桥纪念馆参观。“纪念馆里有很长一面展墙,展示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烧杀抢掠、屠杀我30万同胞的画面,站立在这面墙前,想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更多的情景,我的眼泪下来了。这还只是侵略者所犯罪行的一少部分,在重庆,在武汉,在上海,在东北,在全中国——日本侵略者犯下了太多太多的罪行。”站在北京,八年抗战开始的地方,老丁把自己的那块“砖”添在了破损的城墙上,“我祭奠的不仅是南京的遇难同胞,还是所有在侵略者的屠刀下被终结的鲜活生命。”

  今天,距离今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还有52天。一个月前的9月27日,距离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77天,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启动仪式,同时推出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跨界互动宣传产品“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虚拟城墙捐砖行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现场捐出第一块“砖”,拉开了首个国家公祭日的纪念序幕。

  此后,这一行动通过报纸、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机报等全媒体手段,如同一股强劲的冲击波向全社会发散传播。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还发出公告,号召全街道的青年们积极参与捐砖行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挺起时代脊梁,投身祖国的发展大潮。

  这一既象征国力国防、又带有南京地域特点的“城墙”虚拟捐“砖”创意受到了广泛称赞和响应,截至发稿时,已经有“全国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还有海外同胞、友人共添加了12886块砖”。其中有近20%的网友是带着自己的孩子,以家庭的形式捐砖筑城,“把这份不能忘却的记忆传给下一代。”有朋友在微信上这样留言。

  特别提示

  在移动端和PC端捐“砖”方法如下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出品的《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全媒体互动产品上月底正式上线运行。网友可在电脑或手机上输入网址gongji.jschina.com.cn访问,通过为“城墙”加砖的方式,表达悼念。

  网友进入首页后,可点击“加砖”选项,再选择“个人”、“家庭”、“团体”进行加砖,加砖时还可选择相关“寄语”。网友加砖完毕后将会获得一个加砖编号,方便查询。(廖卉)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