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别把“不知道”当作小事

2014年10月22日 14:39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河南新郑市一对开餐馆的夫妇因异地用盐被罚。且不论相关规定是否符合当下实际,但就规定的存在而言,就让人感到错愕,“怎么从来不知道盐竟然不能跨区域买卖”?

  回顾过往,在生活中,人们常常遭遇各种不知道、不清楚,由此引发误会、造成矛盾和抱怨的事情。例如,公交车线路更换,公交公司会在车站贴出告示,只是风吹雨淋,不几日有的告示就看不见、看不清了,由此导致一些乘车者走了冤枉路、花了冤枉时间。再比如办事情,第一次办事人员说缺某样东西,第二次说缺另一样证件,有人当场就火了,为什么缺什么不能一起说呢?抱怨多了、不满积累了,就难免造成公众对政策的认可度不高,进而对有关部门的认同感不强,形成社会隔阂。

  有人认为眼下的中国是一个价值和观念断裂的社会,此判断准确与否有待商榷,但观念的差异、信息的割裂确实存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整个国家社会流动程度加速,异地交往增加。再加上南北方文化差异不小,城乡文化差异显著,各地各种公共规则和理念也有很多不同。在迁徙增加和流动性增强的背景下,信息的不畅通更容易造成误解甚至激化矛盾。与此同时,在高速发展和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每一代人的生活背景、知识范畴、行为习惯、情感认同的差异都在增加,甚至连“吐槽点”都有可能不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基础教育的教材改了,用新教材和旧教材的人可能相差不了几岁,但是对于某位作家的认可程度和情感或许就截然不同。在此情况下,社会中各类信息尤其是与公共政策有关的信息能否畅通,就不是一个小问题了,而是一个能否减少矛盾、增进认同、形成共识、填补社会割裂的大问题了。

  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别把少说了一句话当成小事,也别把“我们曾经告知过”、“我们在门口贴过告示”此类话当成理由。另一方面,应该更充分地用好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介,把公众应当知道、需要知道的信息更全面准确地传递给社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办事效率。■众奕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