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州流动儿童“游离”城市 亟需融入社会(图)

2014年10月31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兰州流动儿童“游离”城市亟需融入社会(图)
    10月30日,心理老师在兰州市金城关小学给城市中的流动儿童进行流动儿童融入社会心理课的辅导。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31日电 (记者 冯志军 魏建军)30日傍晚时分,在兰州黄河北岸城郊一间墙壁斑驳的简易出租屋内,10岁的马俊近一个月来第一次吃上了家里热气腾腾的饭菜。因窗外一场瓢泼的秋雨,常年从事露天烧烤生意的父亲马玉强不能出摊,马俊因此有了和父亲难得在一起吃饭的机会。

  和许多奔波在城市里的外来务工者一样,“晚出早归”的工作让37岁的马玉强根本无暇顾及孩子。马俊和大他两岁的姐姐中午在学校附近吃“小饭桌”,晚饭则靠他们自己回家做。几年下来,姐弟两个已能联手炒两个菜,煮一碗面条。

  一台老式彩电是这间简陋出租屋里唯一的家电,两个孩子平日里在学习之余的全部乐趣皆出于此。从学校到家需要徒步近半个小时的路程,马俊每天一个人低头快步穿梭在临近黄河的这条路上,沿途的所有风景在他眼里“与自己无关”。偶尔闯了祸的时候,他会在学校门口徘徊很久也不愿进去。

  “城里能玩耍的地方很少,我很想回家!”马俊看上去要比同龄孩子瘦小得多,沉默寡言的他对生活了多年的这座城市并不留恋。他说,以后长大了也不想留在这里,因为家乡有很多熟悉的地方和小伙伴。

  八年前,马玉强带着两个孩子从甘肃天水农村来到兰州谋生。不稳定的工作让37岁的马玉强没有多少精力去照顾和教育两个孩子。“下午六七点出门,第二天早晨五六点回家”的他平日里与孩子很难有“交集”,“我知道自己亏欠孩子太多,但为了生活实在没办法”。

  “几年来,每天和孩子基本都是‘擦肩而过’,没什么交流。”马玉强告诉记者,他在夜市的烧烤摊经常会经营至每天清晨,等回到家准备睡觉的时候,孩子们已经上学去了,下午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时候,自己又出摊去了。

  马玉强说,在夜市里做生意的不少商贩多是和他一样的外来务工者,大多数家里的孩子常年都是无人看管的,全靠孩子们自己。“如果孩子在外面惹了祸,挨打便是常有的教育方式,尽管事后我们会后悔。”他显得很无奈。

  “不爱说话,有些自卑。”马俊所在班级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她班里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外来务工者的子女,这些孩子平日里缺少父母关爱而显得很孤僻和敏感,经常都是独来独往,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告诉家长和老师,“孩子们拒绝沟通,教育过程中困难重重”。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每100个儿童中就有13个流动儿童。其中城镇流动儿童数量3106万,每100个城镇儿童中就有25个流动儿童。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多年致力于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他认为,与农村留守儿童一样,城市里的流动儿童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而表现出恐惧、害怕和孤独,这一现状是中国人口大迁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

  “流动儿童每天能见到父母两人的不到30%,十天半个月可以见到父母的不到60%,并且40%流动儿童的成绩略差于家庭健全的儿童。”莫兴邦通过其此前在甘肃范围内做的一项调查数据呼吁道,这需要发动社会组织,启动和社区具体对接,动员社会财团支持,组织志愿者一起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