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人防工程:散租坚决清退 注重公益服务

2014年10月31日 19:2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10月31日是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日,北京市民防局局长刘宝杰做客“2014首都民生对话”时,就北京地下空间使用的依法规范和整治、向“公益便民”功能转变等民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地下地上空间实行统筹管理

  和平时期提及人民防空,广大百姓都觉得远离日常生活,但是无论商场写字楼的地库、仓库,还是位于地下的交通场站、商市场、文体娱乐等场所,都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发展,人们对地下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北京的人防工程以每年超过150万平方米的建设规模在不断增加。”刘宝杰说,中心城区的地下空间已成稀缺资源,成为各个利益群体的需求,对其违法非法使用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据介绍,从2004年开始至今,北京先后4次开展针对地下空间的专项整治工作,不仅安全隐患、住人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管理法规、执法机制等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将再用三年时间巩固成果,并对地上地下统筹,争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刘宝杰说。

  刘宝杰透露,地下空间的管理将纳入城市的公共安全平台并加强考评,为此将加大人防联合技防的力度。比如,对人防工程内开设的文化场所里发现有人吸烟,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监管部门,值守人员可以立即通知辖区监管者到达现场。

  人防工程承担公益便民功能

  刘宝杰说,发挥好人防工程的资源优势,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做到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在北京市丰台区丰体时代小区地下空间里,有一处1400多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居民可以随时免费到那里跳舞、排练、打牌、看电影、打乒乓球……刘宝杰表示,过去很多小区地下室被非法侵占,用于其他功能,现在把地下空间更多地还给社区和街道,开辟一些宣传教育基地、物资库和文体活动场所,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通过关停、转型等措施,消除人防工程散租住人和群租,这类功能的使用被严令禁止,今后不但不能获批,还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而此前经过依法审批的地下商市场、旅社则要进行规范和严格管理。”刘宝杰说,目前用于公益化利用的人防工程已经占北京市在用人防工程80%以上。

  刘宝杰谈到,在规划建设方面,中关村商圈、金融街等重点发展区域、地铁沿线及站点周边,都结合城市规划融入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的内容。下一步还要在新航城、未来科技城等城市基础项目中,力争建成一批精品人防工程。

  定期演习演练应对突发灾难

  建设人防工程的初衷是用于战争或发生重大灾害时的临时避险场所。一旦出现灾难,人防工程将充分发挥战备效能,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今年9月,北京市便开展名为“京盾-2014”人民防空袭演习。

  刘宝杰说,锻炼队伍,检验装备设施,这既是防空袭的需要,也是突发事件应急的需要,确保在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方面,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据介绍,人防工程战时主要用于群众紧急掩蔽,平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灾害有针对性的使用。2014年北京市地方标准《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计与设置》已经出台,推出的标志图形符号共有疏散标志、掩蔽标志、物资发放标志等17种。

  “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置在相关疏散掩蔽设施的入口处,导向标志则设置在通往疏散掩蔽设施的道路或通道的道路节点上。”刘宝杰说,今年首先在海淀区汤泉逸墅和西城区新华里社区16号院进行试点安装。下一步,再适时推广安装疏散标志。有了这些,群众就能很快找到就近的人防工程进行掩蔽。(记者鲁畅)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