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餐馆自检食材无法替代公共责任

2014年11月27日 10:50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市场上的食材在部分餐饮业经营者看来,也已是危机四伏。深圳罗湖一家餐馆,为了规避风险,就自建了食材化验室,检测蔬菜农药残余、肉菜瘦肉精、海鲜类孔雀石绿等。罗湖区方面对此表示肯定,并表示要选定并帮扶一批企业完成建立快速检测实验室。(1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餐饮业经营者自建食材化验室,确保食材的安全达标,对于消费者的健康消费,以及维护自身的市场利益,都是一件好事,甚至还可以说是企业维护食品安全责任的必要担当。事实上,食品生产企业的自检,是食品安全体系中的法定环节。只不过,这些规定是否适用于餐饮业显得比较模糊,不具强制性,所以餐馆自检食材才显得让人耳目一新。

  当然,餐馆自建食材化验室,就个案而言是逼出来的无奈之举,“超级牛扒”瘦肉精事件,让企业一夜之间从红火的巅峰跌入了冷遇的低谷,市场的代价倒逼企业食品安全意识的觉醒。不难看出,餐馆本身也是食材供应链条产品超标含毒的受害者。不可否认,餐馆自建食材化验室,能够维护自家的食品安全,但是仅凭一家的力量,是难以扭转问题食材供应的环境。一方面,自检的成本太高,每月5万元是不小的代价;另一方面,自检的结果不具权威性,无法成为维权的依据,追回供应商的违规成本。单纯自身的选择权,有限的市场份额,对供应商是构不成实质性的制约。

  餐馆自检食材无法替代公共责任,来自权威机构的检测,以及依据检测结果采取必要约束甚至惩处措施,健全规范有序的市场规则,才可能营造食材经营市场整体安全的环境,给市场消费的选择创造条件,也能使得来自企业的自检给食品安全建设锦上添花。比如,餐馆自检食材完全可以发展成为行业的自检,即行业协会建立共同的检测机构,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共享,既降低行业的检测成本,同时也增加与供应商博弈的筹码。

  所以,当地食品监管部门支持帮扶餐饮企业建立检测实验室有必要,但更为关键的还是要加快食品安全公共检测机构建设,建立检测范围的全覆盖的网络和常态的抽检机制,完善问题食品、原料的处理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等等,守牢公共责任。在此基础上,餐馆自检食材才会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的延伸和补充,否则,只会成为公共责任的转嫁,反而成为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木须虫(湖北 公务员)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