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审出会议费乱象 严厉问责须跟进

2014年12月03日 14:4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广州市审计局日前晒出20个市直部门及其29个下属单位2012年度会议费的审计报告完整版,披露有的单位人均会议费支出高达6.5万元,有的平均每天开会超过一个,有20个单位将接待、出国考察等支出803.89万元“挪”到会议费中,有8个涉及20.83万元开支的会议在风景名胜区开。

  这些会议费支出数字看上去不是特别大,但依然让人惊诧。从审计披露的情况很容易就能列出一串问题:明明中央早已明令精简会议,一些部门“一天一会”是向谁报告、经谁批准的?会议搬到风景名胜区开,是谁给壮的胆?会议费报销凭证缺乏证明材料、会议酒水领用手续不完备、会议费超过5万元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这些又是如何能畅通无阻的?有的部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无列明会议费和具体金额,有的会议费超预算而“逆势”增长,预算的约束力在哪?

  会议费被塞进“三公”支出的乱象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如此造成会议费“被虚高”,看上去是资金“挪动”,实际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在严控“三公”之下,某些部门将接待和出国等费用与会议费张冠李戴,其意无非是借具“理论正确性”的会议之名来掩护违规的“三公”支出,并制造“三公”降低甚至大幅降低的假象。这也坐实了某些单位“三公”支出可能会以别的名目存在的公众猜疑。

  从时间上看这些虽是“旧账”,但其潜藏的“新意”仍很有剖析价值。事实上,这些审计报告的“浓缩版”在去年和今年已向市人大汇报过,而有无后续文章不得而知。人大是否仅听听汇报就了事,纪检监察部门有无及时跟进查处,或者查处是否仅限于整改或干脆既往不咎、下不为例?这些问题很有必要给公众一个交代。否则,恐怕就跳不出“年年审计、年年有问题”的窠臼,使审计意义打折扣。

  可以说,此次审计报告披露的会议费“旧账”并不孤立。今年二季度,广州市41个本级部门及各区相继公开2014年部门预算,从晒“三公”到单独加晒会议费是一大进步,同时也充分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市本级各部门会议费预算总额巨大,相当于“三公”经费的近一半。花都、番禺等区年预算出现超2800万元的“天价会议费”,有的甚至平均每天一会,每天要为开会支出数十万元。而且,会议费使用计划、说明语焉不详,简直是一笔“糊涂账”。从“旧账”与“新账”的诸多雷同问题不难看出,消灭“文山会海”依然需要更大的压迫力。

  会议费作为“三公”之后的“第四公”,耗费巨大的公共财政。在中央“八项规定”的严令之下,各地的会议确实有了明显的收敛,但不等于说会议的“水分”已经榨干,甚至可以说不少纯属浪费公帑的会议依然还在开。因此,最关键的是要严把会议费预算关,最大限度地压缩不必要的会议,削减会议支出,扭转把开会当成重要行政方式的做法。同时,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会议费账本规范彻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震慑“会议腐败”。凡审计发现了问题,人大和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及时介入,推进问责。尤其是通过人大质询等强化责任追究的力度。对明目张胆玩弄瞒天过海术将“三公”支出 “挪”到会议费中等行为更应严惩不贷,以儆效尤。(牛日成)

【编辑:和星晨】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