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亚航客机失联需规避“二次伤害”

2014年12月29日 10:36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北京时间12月28日7时17分,亚洲航空公司一架从印度尼西亚飞往新加坡的客机失联,失联地点在马来群岛的婆罗洲和勿里洞岛之间。据印尼交通部消息,失联亚航QZ8501航班没有中国公民。失联消息传出后不久,亚航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页面logo均变为灰白色。

  自“马航事故”之后,很多人对“失联”这个词格外敏感。而今,亚航客机失联,因为情节类似,于是又引发了各种版本的猜想和推测。它们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挑战着乘机者家属们的承受能力。一如以往,飞机失联事件未明,常常会出现很多种说法和想法,社交媒体往往会成为谣言中心。而解剖这个谣言中心,它存在的原因大体有二:一是,人们缺乏对相关专业声音的尊重;二是,相关专业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流言的传播速度相比相对滞后。

  众所周知,流言的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个公式:流言影响程度=事件重要程度×事情的模棱两可程度/人们的批判能力。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事件重要程度和事情的模棱两可程度与流言影响程度成正比。显然,一方面,飞机失联攸关生命,它具备天然的关注度。并且,在“地球村”时代,乘机出行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选择,这也会增强人们对此类信息的关注度。

  另一方面,正如此前的马航事件,此次失联的亚航飞机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让很多人不安。于是人们就会依靠查询各种信息来寻找确定感。可是,由于相关的官方核心信息发布滞后,围观的人群中往往就会形成一种狭窄简单并且单向的定式思维。基于此,人们对事情认知的模棱两可程度越高,人们自我挖掘“真相”可以带来满足和心理安慰的欲望就会越强,而对信息的批判能力就会偏弱,流言影响程度就会更大。

  从目前来看,由于人们都在关注失联航班,各类媒体都想第一时间报道最新进展。新媒体基于自身的传播优势,它会让讯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让覆盖面积更大。但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必须尊重专业声音,厘清流言谬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规避“二次伤害”。在此前的马航事件中,就有一条不负责任的流言让人齿冷——“一位机长叔叔的内幕消息称,马航370航班,已经在中国安全着陆!希望每个人都安全”。该信息曾一度给焦虑的家属们带来过希望,可当相关部门否认信息时,这个希望瞬间变成绝望,这给家属们带来的伤害无需赘言。

  眼下的报道说,亚航失联客机仍旧没有消息,搜救力量也在相关海域紧张地工作着。不过,在类似事故中,有这样一个教训:搜救工作一般会牵涉各种政治以及军事因素。并且,救援的效率也自然会被各种繁杂的手续与交涉拖慢。我们希望类似的现象不会再现。此外,悲剧一般总连着“人祸”,人们关注“失联”飞机应该是一场对生命的守望,而不该酿造出“二次伤害”。当然,要做到这点,相关部门分析失联原因,以及检讨失联事件处置得失,同样刻不容缓。评论员 文峰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