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在新疆落根的江苏“客”:用心、眼、脚认识这片土地

2015年01月08日 16: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在新疆落根的江苏“客”:用心、眼、脚认识这片土地
钟欣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8日电 (段清宇 程勇)“最早我对新疆的印象只有葡萄干、哈密瓜和严寒到极点的天气,可7年后,我发现我爱上了这个地方,今生都无法离开了。”在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工作的杨文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07年夏天,江苏徐州人杨文浩来到新疆美丽的瓜果之乡吐鲁番,7年的熟悉、7年的改变、7年的相濡以沫让他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这个充满魔力的地方让他决定就此扎下了根。

  当年,毕业后一直安稳在企业工作了5年的杨文浩,偶然看见了吐鲁番日报社的招聘信息。一直对这个神秘地方充满向往的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对新疆的渴望,毅然决然放弃了稳定工作飞向大西北,做了一名记者。

  刚到吐鲁番时,这里基本没有高层建筑,能看见的最高建筑就是8层楼高的吐鲁番日报社办公大楼,在一众低矮房屋面前显得鹤立鸡群。

  杨文浩记得曾有一位在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工作的同事向他抱怨,“托克逊县城条件太差了,平时吃饭都找不到像样的餐馆,到了晚上连路灯都没有,根本不像一座县城!”,自此“一座没有路灯的小城镇”成了托克逊在他心中的定格,令他每每路过都望而生畏。

  2013年5月,杨文浩被调到吐鲁番托克逊工作,这次调动颠覆了杨文浩的认知。“白杨河两岸的步行道下,人们惬意地散步纳凉,河畔边路灯倒映在水面上,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色。一路走来灯火通明,楼群林立,环境优美,谁还能说它落后?”

  以双脚丈量着这片土地的同时,杨文浩用双耳倾听着一个个纯真质朴的故事,亲历着一个个感动温暖的瞬间。

  在托克逊县伊拉湖镇古勒巴克村,杨文浩遇到了一位退休老教师周忠惠,老人是世居新疆的老新疆人,到他这一代已经在当地生活了七八代人了,他们一家与周边的维吾尔族、回族邻居之间世代都融洽相处,互帮互助。

  “老人的母亲是吃着维吾尔族干妈海力提汗·阿不都的奶水长大的,哺乳之恩连起一段断不开的亲情,几代人过去了,两家还一直像亲戚一样互相走动。”杨文浩边说边比划着。

  杨文浩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沙依提已经过世了,但他在临终前还不忘交代儿子阿不来肯·沙依提,以后任何时候两家院子的宅基地边界都不能变。而周忠惠老人则一直在教师岗位发挥余热,一直在义务为周围邻居家的孩子辅导功课。很多维吾尔族学生因为语言问题,数学等理科功课学习起来很吃力,他就发挥自己的双语特长常年义务帮助周边的学生辅导功课。

  刚带新疆工作的时候,家人和朋友因为不了解情况很是担心了一阵杨文浩的生活、安全。

  “我自己融入其中之后,就想让他们看见我所看见的新疆,内地对新疆的认识更多停留在一些表面问题上,很多人对新疆的认识都带有片面性。”杨文浩下决心,要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诠释新疆,“我要用我的心,我的眼睛带着大家来认识这片土地。”

  现在的杨文浩将父母妻子都接到了新疆,买了房子安了家,预备一直扎根下去。在他的微博、微信里,是各种大美新疆的图片和解说,热闹的乡村巴扎、现代化的城镇建设、跳着民族舞的漂亮姑娘,和内地一样有社火表演的热闹春节……

  “我要用图片、用文字,尽我所能让跟多人感受到跟他们印象中不一样的新疆。”杨文浩说。因为真的像很多歌里唱的那样:新疆是个好地方,是一个美丽而充满幸福感的地方。(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