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没有手机不能活”不是孤立现象

2015年01月16日 08:33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

  南京审计学院的学生王茜报名参加“一个月不用手机”体验志愿者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离开手机的前三天,她都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周四,一天没课,也刚刚结束了BEC的考试,看了一天书,开始觉得各种“空虚寂寞冷”:“没有手机的日子简直不能活!”

  在日常生活中,“手机依赖症”的身影随处可见。手机一方面缩短了世界的连接距离,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没有手机不能活”既见证了一个大学生的爱与痛,也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种交往异化行为,“手机依赖症”通常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网络性格说”、“宿舍沉默症”勾连在一起。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角力中,人们宁可去体验“镜中我”,却不愿意去扮演“真我”,在时间分配上厚此薄彼,在角色转化上含糊不清,由“手机依赖症”引发的社会互动困境一再出现,“没有手机不能活”只是一种极致演绎。

  从本质上讲,“手机依赖症”不是一种单纯的交往障碍和心理疾病,而是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理性选择和科技便利的同时,很容易被人们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束缚,进入所谓“理性的樊笼”。因此面对“没有手机不能活”,我们不能停留于批评与指责,而是要学会倾听他人,激发社会活力,扩大公众参与,促进社会互动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创新。只有现实世界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才能将人们从虚拟世界中抽离出来。杨朝清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