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朋友圈广告:先谈朋友再谈生意

2015年02月03日 14:4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该来的总会来,仿佛一场命定中的见面,朋友圈广告终于来了。从上个月末开始,你的朋友圈即便刷不出汽车,可能也要被朋友的朋友圈广告截屏而刷。说是命定中的见面,是因为无论是国外的社交网站,还是国内微博的前车之鉴,都预示着,微信与广告的联姻不会太远。关键是看这种方式到底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

  虽然广告一出,大呼自家朋友圈的私有领地被侵占的用户大有所在,但总体而言,还算是“化硬为软”。因为当刷出何种广告被视为是新的身份象征的话题接力之后,人们早已将广告不请自入的冒犯放到了一边,即便不点赞、评论、分享,也有不少人自然卷入截屏刷屏党之列——被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效应。

  话说回来,这是“朋友圈广告”的第一次亮相,却不是朋友圈第一次出现广告。比起那些专以朋友之名刷屏的代购党、营销党,朋友圈广告好歹也是名正言顺,虽说前者可被用户主动屏蔽,但后者在你刷屏无聊的不经意间出现,也未尝不有解乏之效。再说比起家庭作坊生产的代购广告,以专业化团队操作的朋友圈广告想必在呈现上更有审美上的保障。

  当然,朋友圈广告终究还是广告。不过是先有圈,再发广告,先有朋友,再谈钱。只是为了避免谈钱伤朋友,保障用户体验,人家的姿势当然会试图优雅一点——除了提升对于目标客户的精准“打击”力度,还要尽量降低广告对于客户的骚扰程度,正谓真正以用户体验为基础。

  不过,从来没有免费的用户体验,好的用户体验更是如此。所谓的精准投放是建立在对于客户信息的精准把握上,也就是说,你对广告的“体位”要求越高,你的信息乃至隐私的保护程度就可能越低,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被裸奔;再者,毕竟是朋友圈广告,广告不能喧宾夺主,还是要为朋友留一席之地,这就牵涉到另一组矛盾,即如何处理好微信的社交与商业属性两者的关系。这两组矛盾如何平衡好,或许决定了朋友圈广告所声称的用户体验所能达到的舒适度。

  微信广告的登陆战算是告捷,比如引发的话题传播成为意外收获,但随着用户新鲜感的退去,围绕广告的身份“甄别”意义与用户参与感的逐渐淡化,这种话题效应必然会趋向式微。微信广告到底能走多远,尚需观察。但至少在一个较长的周期里,朋友圈广告当是大多数人为微信这一社交习惯而不得不忍受的代价或是不得不交的朋友。这就是你不得不接受互联网带来的深刻变化的一个缩影——除非你成为那些为数不多的选择卸载的用户之一。朱昌俊(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