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邮筒被冷落:与其感怀,不如行动

2015年02月10日 10:32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如今,邮筒本身或已成为一种乡愁。

  如果不是一封源自“邮筒”的来信的提醒,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对那些仍伫立在街头,但明显风光不再的邮筒,表现出太多的惊讶。就像我们是在不经意间,就已经习惯了一切靠网络的交流习惯,而逐渐与书信时代渐行渐远,甚至提笔写字,也已成为一种奢侈。

  当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网络通讯日益便捷,“以字传情”的交流习惯成为一种时代记忆,邮筒的没落似乎有着其自身难于抵御的时代必然之势。但作为那个不算太久以前的“慢时代”的标志性符号,在情感上,它注定会留给人太多的不舍与留恋。正如一经提醒,就会引发众人有关往事的随想与怀念。

  不管接受与否,邮筒注定要由一个社会、数代人的整体使用工具,退变为一种小众需求。不过,邮筒作为国家普遍服务的一种载体,至少在一定时间内,它的使命仍需要被延续,既要满足不同人群的现实需要,也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可供凭吊的实物档案。当然,考虑到维护成本,邮筒的设置密度与摆放位置,可以进行更具针对性与效率的整合,甚至可以尝试进行多功能的改造。

  对于个体而言,与其对着没落的邮筒抒情感怀,不如回想一下,自己到底有多久不曾提笔写字,又有多久未能感受在邮筒前投出一封充满期待的信件,体会到收信的快乐与满足?所以,不断在网络世界游离的我们,不如偶尔抽身于屏社交的世界,尝试向远方的亲朋,写一封饱满温情、畅诉衷肠的家书——给那些被冷落的邮筒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次重温“以笔传情”的机会。农历新年到来之际,这封“家书”,或刚刚好。  □朱昌俊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