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被巡视国企如何“对症治病”

2015年02月12日 15:3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截至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全部公布了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的反馈情况。观察13份“巡视清单”,利益输送成为国企通病,“三公”浪费、“四风”问题有禁不止,违规选人用人“顽疾”难除……巡视中的诸多新词与旧问,被专项巡视精准揭露。(2月11日中新网)

  这一轮专项巡视的13家单位中有8家国企,从巡视反馈的情况来看,每家国企似乎都浑身是“病”,有的还“病”得不轻。这提示我们,亟须给国企“治治病”。

  被巡视的国企身上,不仅存在多种“通病”,如“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而且在此基础上,不同国企还有“特色病”,例如,“靠船吃船”这种“病”只存在于中国海运身上;“公款打高尔夫球”也存在于中国海运身上。因而,给国企治“病”,既要有治“通病”的药方,也要有治“特色病”的药方。

  显然,治“病”的前提是诊断清楚“病因”。首先,应反思被巡视国企得“通病”的原因。违规经商、利益输送、权色交易、国资流失,这些“病”同时存在于被巡视国企的身上,至少可以说明,过去体制内外对国企监管监督很不到位,而且,国企自身管理也没有严格按照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操作。

  虽然是国企得“病”,其实是国企负责人出了问题。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不大可能发生在普通职工身上,大多发生在国企高管身上,直白地说,所谓“通病”实质是各种“腐败病”,因而,我们不得不旧话重提,即国企高管腐败频发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实,中央巡视组对被巡视国企,无论是指出问题还是提出建议,都隐含了“病因”。所以,被巡视国企要从巡视反馈的问题和建议中寻找自身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而国企的监管者以及立法者也要总结国企腐败的原因。比如说,《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企业国有资产法》早已颁布,为何至今有不少条文未能有效落实?国企不断改革,为何不能改掉身上的老毛病?监管者应给出答案。

  依笔者之见,治理国企“通病”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国资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老板”的责任。坦率地说,过去履责情况不太理想。二是推进国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纪检机构、工会组织对国企高管的制约监督作用。三是,详细公开国企信息让企业职工和公众来监督。

  其次,对于不同国企存在的“特色病”,要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特点、腐败特点反思“病因”。比如,中石化的“病因”肯定与石油有关,中国海运的“病因”必然与船有关。对于“特色病”,除了约束权力、强化监督之外,还要拿出相对应的特色药方,强化治理、监督的专业性。

  笔者建议,针对巡视发现的问题,除了诊断“病因”、“对症下药”之外,还应该科学评估国有资产因为各种腐败问题究竟流失了多少,企业整改能挽回多少损失。公众作为国企的实际出资人,有权知道腐败让国资损失了多少。 □冯海宁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