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西秦腔自乐班的喜与忧

2015年02月25日 0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安2月25日电 题:陕西秦腔自乐班的喜与忧

  作者 李思默 冽玮

  农历羊年春节期间,西安城墙建国门外,秦腔自乐班的铿锵旋律再次回响在城墙根下。宅在家里的票友们按捺不住,相约来到平日唱戏的地方。

  秦腔形成于秦,历史悠久,是黄土高原上的老陕们最忠实的表达方式。李小峰的《花亭相会》、李爱琴的《周仁回府》、马友仙的《窦娥冤》等等,这些名角们所演唱的经典桥段至今仍回荡在老陕们的心中。

  “原来端履门十字有五一剧场,骡马市有尚友社和三意社,西一路那还有易俗社,那时候村里人、城里人都爱听戏,每年春节都有不少班子搭台表演,现场人山人海。”牙已掉光的票友师蔚起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津津乐道地回忆。

  类似师蔚起这样的陕西戏迷,不在少数。

  面对城市化脚步不断加速的现实,秦腔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年味儿中不再有秦腔的身影。

  渭南市澄县刘家洼乡,冬日暖阳里,52岁的郭小宝翻晒唱黑头的戏服,期盼着能跟随戏班下乡。他说,村子富不富,就比戏台阔不阔,戏台是一个村子的脸面。不管雨水如何,收成怎样,过年时总要唱大戏,一家几口,夫妻同台,父子同台,公公儿媳同台。戏是老戏,调是老调,从正月初三四开始,一直唱到正月十五六。

  当地有句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老百姓对秦腔百看不厌、百演不厌的情形:“断桥千年桥不断,永不了结铡美案;世世代代游西湖,长生不老王宝钏。”

  家住眉县的西大教授陈国诚对记者说,“农村现在除了红白喜事,过年期间很少能听到秦腔,不像过去,春节除了舞狮打鼓,最让人激动的就是听秦腔,唱秦腔的角儿就是农村的明星。”

  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孔正一认为,秦腔从下里巴人的群众艺术变成了阳春白雪的殿堂艺术,原因不在于秦腔本身,而是时代变了,孕育秦腔的皇天后土变成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建筑。

  老戏迷侯宗涟十分怀念当年农村唱大戏的热闹场面:“秦腔就要在农村吼,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一敲锣一打鼓,台子跟前围的水泄不通,好多小孩都偷偷跑到后台去看角儿。”

  他认为,近年秦腔自乐班虽然办得火热,但大多都是票友们自娱自乐,缺少农村那种群众基础和氛围,每逢过年的时候除了进剧院,很难在街头见到秦腔了。

  近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创作出《迟开的玫瑰》、《杜甫》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许多民间戏校坚持培养戏曲演员,以“十年磨一工”的恒心,教戏育人。

  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卫平认为,在大学开展国学教育,让秦腔走入高校,可以更好地传承秦腔艺术。同时他也不无忧虑,已经与民众渐行渐远的秦腔艺术,能否在高校教育中改变命运仍是未知数。

  目前,西安市存在大大小小秦腔自乐班数十个,但作为当地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项民俗的日子已不复存在。

  78岁的沈莲巧是建国门外自乐班的老票友,12岁便会唱秦腔,“今年过年家里孩子们都忙着抢红包,没人愿意听我唱秦腔,更不可能有人学。”,面对无人继承的现实,沈莲巧有几分无奈。

  回西安过年的在法留学生赵恒表示,大年初二与老同学去KTV唱歌,吼了两段秦腔,朋友们的吃惊态度让他觉得有些尴尬。其实秦腔艺术是非常有意思的,并不比好莱坞电影逊色,只是大家没有深入了解而已。(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